yóu jìng yīn yuàn jì liǎn chán shī
游净因院寄琏禅师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岁月潜消日里冰,依然来见佛堂灯。
此身已自非前我,问法何妨似旧僧。
洒面飞泉时点点,压池苍石尚层层。
遥知近爱金山好,江水煎茶日几升。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suì yuè qián xiāo rì lǐ bīng , yī rán lái jiàn fó táng dēng 。
cǐ shēn yǐ zì fēi qián wǒ , wèn fǎ hé fáng sì jiù sēng 。
sǎ miàn fēi quán shí diǎn diǎn , yā chí cāng shí shàng céng céng 。
yáo zhī jìn ài jīn shān hǎo , jiāng shuǐ jiān chá rì jǐ shē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岁月悄悄流逝,像日光下的冰一样消融,然而依然来到佛堂照亮灯火。
我这身体已不再是从前的我,但我依然问法修行,何妨像往日的老僧一样。
水洒在脸上像飞溅的泉水,拍打在池中的苍石上层层叠叠。
遥远地知道亲爱的金山依然美好,每天江水煮茶的量又增加了几分。



总结:

诗人感叹岁月无情地流逝,自己的身体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仍然保持对佛法的追问。他描述了洒在脸上的水和压在池中的石头,描绘出细小而沉重的景象。最后,他远望金山,对它的美好留有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提到每天煮茶的次数增加了。整首诗表达了时光流转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赏析:这首诗《游净因院寄琏禅师》是苏辙创作的佳作,表达了对佛事和禅修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感悟的描写,展示了诗人与禅修相融合的心境。
首节写岁月匆匆流逝,如同冰消在阳光下,但佛堂的灯火却依然照耀着,这是在强调佛法的恒久不变,与时间无关。接着,诗人表明了自己已经有所改变,但仍然追求佛法,向禅师请教。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修行的追求,以及对佛教导师的尊敬。
第二节以洒面飞泉和苍石压池的自然景物来比喻禅修的过程,点点的泉水和层层的石头都暗示着修行的层次和细微之处。这里借助自然景物,抒发了内心的宁静和深沉。
最后一节以遥知近爱金山好,江水煎茶日几升,表现了诗人对禅修和心灵修养的热爱和追求。金山可能指的是禅寺,而煎茶则是禅修过程中的一种仪式,诗人借此表示自己对禅修的热切向往。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

七言访净因琏上人一首 (qī yán fǎng jìng yīn liǎn shàng rén yī shǒu)

朝代:宋    作者: 沈遘

春风才得马蹄乾,便向城西学问禅。
不是重阴开白日,自披云雾睹青天。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写景 禅修

赠稚禅师 (zèng zhì chán shī)

朝代:唐    作者: 卢仝

春风满禅院,师独坐南轩。
万化见中尽,始觉静性尊。
我来契平生,目击道自存。
与师不动游,游此无迹门。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故白岩禅师院 (gù bái yán chán shī yuàn)

朝代:唐    作者: 王鲁复

能师还世名还在,空闭禅堂满院苔。
花树不随人寂寞,数枝犹自出墙来。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故白岩禅师院 (gù bái yán chán shī yuàn)

朝代:唐    作者: 王梦周

能师还世名还在,空闭禅堂满院苔。
花树不随人寂寞,数株犹自出墙来。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题景玄禅师院 (tí jǐng xuán chán shī yuàn)

朝代:唐    作者: 刘得仁

古僧精进者,师复是谁流。
道贵行无我,禅难说到头。
汲泉羸鹤立,拥褐老猨愁。
曾住深山院,何如此院幽。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寄楷禅师 (jì kǎi chán shī)

朝代:宋    作者: 释德洪

龙蛇头角混埃尘,临死方知老净因。
三度傲辞天子敕,一生甘作净名身。
虎皮羊质成何事,牛马襟裾亦谩陈。
须信屈原千载後,空门犹有独醒人。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动物

奉赠芝师参总禅师 (fèng zèng zhī shī cān zǒng chán shī)

朝代:宋    作者: 沈辽

欲识东林路,匡庐第一山。
昔人开胜地,大士启禅关。
鹫岭不遗法,虎谿谁敢攀。
因师访消息,为寄九峰间。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赞颂 宗教

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 (míng chán shī yuàn chóu cóng xiōng jiàn jì)

朝代:唐    作者: 李商隐

贞吝嫌兹世,会心驰本原。
人非四禅缚,地绝一尘喧。
霜露欹高木,星河压故园。
撕游傥为胜,九折幸回轩。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寄紫阁无名头陀 (jì zǐ gé wú míng tóu tuó)

朝代:唐    作者: 姚合

峭行得如如,谁分圣与愚。
不眠知梦妄,无号免人呼。
山海禅皆遍,华夷佛岂殊。
何因接师话,清净在斯须。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重九日同修顒惠云二禅师游浮山访洪琏长老 (chóng jiǔ rì tóng xiū yóng huì yún èr chán shī yóu fú shān fǎng hóng liǎn zhǎng lǎo)

朝代:宋    作者: 郭祥正

邑城东南百余里,穿尽荒山渡重水。
林倾路转大壑开,峭壁崔嵬半空倚。
上无勾连下无根,镌鑱难成画难比。
回环岩窦碧玲珑,月华吞吐湖光洗。
石鼓昼鸣云雨垂,金鸡夜鬭龙蛇起。
成公说法已千年,事载龟趺尚新美。
嗟予平生慕佛学,空洞忘机造玄理。
暂来福地神愈清,况接高禅挥麈尾。
晋顒悟道天下师,云琏声名自予始。
精蓝际会付三人,净衆如归闻法喜。
今朝更结名山游,宝阁珠楼同践履。
达了无生无不生,一声猿啸清风里。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