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é shū shí jué qí jiǔ
学书十绝 其九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之仪 (lǐ zhī yí)

歌词漫与收狂念,诗句聊将代欠伸。
鈎棘徒劳刳胃肾,笔头才住已成尘。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gē cí màn yǔ shōu kuáng niàn , shī jù liáo jiāng dài qiàn shēn 。
gōu jí tú láo kū wèi shèn , bǐ tóu cái zhù yǐ chéng ché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歌词漫无目标地收集着狂热的思绪,诗句则暂且代替未尽的渴望。
鈎钩与棘刺徒劳地刺痛胃和肾脏,笔头刚停留便已化为尘埃。

《学书十绝 其九》是李之仪的一首诗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书写的追求和对诗句的不断思考。让我们深入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以“学书”为题,表明了诗人的主题是学习写作,特别是诗歌创作。诗的开篇,“词句漫与收狂念”,传达出诗人在创作时,词句的涌现是无序的,几乎是疯狂的思绪,不受控制,这种状态可能是创作者的常态。但随后的“诗句聊将代欠伸”,表明诗人渴望将这些涌现的词句,代之以精湛的表达,将自己的思维和情感充分展现出来。
接下来的两句,“鈎棘徒劳刳胃肾,笔头才住已成尘”,通过使用“鈎棘”来形容不断修改和润饰的过程,强调了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要求之高。他不断地修正和完善,但似乎徒劳无功,因为最终“笔头才住已成尘”,诗歌已经变得枯燥和干燥,失去了生命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内心挣扎和追求卓越,反映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坚持。它描绘了创作者的内在矛盾,一方面渴望创作精湛的诗句,另一方面又感到修饰和润色的无望。这首诗的主题标签可以包括“创作追求”和“内在挣扎”。
标签: 创作追求,内在挣扎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之仪写的《学书十绝》系列:

本文作者李之仪介绍:🔈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民国《无棣县志》卷八)。元丰六年(一○八三),曾辟爲祭奠高丽国使书状官(《续资治通监长编》卷三四一)。哲宗绍圣初苏轼知定州,辟爲管勾机宜文字。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适兵败事连累,罢原州通判(同上书卷四九一)。後以元佑党籍贬惠州。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监内香药库,旋因从苏轼辟事勒停(同上书卷五一一)。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又以代作范纯仁遗表忤蔡京,编管太平州,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官终朝请大夫。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後集》二十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李之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姑溪前後集... 查看更多>>

李之仪的诗:

李之仪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