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ōng jú táng dú shǐ wǔ shǒu qí wǔ
松菊堂读史五首 其五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晁补之 (cháo bǔ zhī)

当年伏地全杨李,公亦何知爱恶间。
千古论心许公近,百年归意与谁闲。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dāng nián fú dì quán yáng lǐ , gōng yì hé zhī ài è jiān 。
qiān gǔ lùn xīn xǔ gōng jìn , bǎi nián guī yì yǔ shuí xián 。

松菊堂讀史五首 其五

—— 晁補之

當年伏地全楊李,公亦何知愛惡間。
千古論心許公近,百年歸意與誰閑。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dāng nián fú dì quán yáng lǐ , gōng yì hé zhī ài è jiān 。
qiān gǔ lùn xīn xǔ gōng jìn , bǎi nián guī yì yǔ shuí xi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当年在地下,伏在杨李的遗体旁,你也怎知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千古流传的论心书中,说你与许多人心灵相近,百年后归于何处,又有谁能闲暇思虑。
全文总结:这段古文描述了当年的情景,主人公在地下伏在杨李的遗体旁,表现出对他们之间爱恨情仇的疑惑。之后提到千古论心书中赞扬主人公心灵与许多人相近,百年后却不知将会归于何处,无暇顾及其他。

赏析:这首诗是晁补之创作的《松菊堂读史五首 其五》,诗人表达了对历史深远意义的思考和对古人英雄气概的钦佩。诗中以“公”指代古代名将伏地、杨李,反映了他们的忠诚和爱恶分明的品性。诗人自问:现在的自己和这些古人相比,真正了解历史吗?是否有了解历史的真正归宿?诗句表现了对历史真谛的追求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敬。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晁补之写的《松菊堂读史五首》系列:

本文作者晁补之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佑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复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於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 查看更多>>

晁补之的诗:

晁补之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