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cáo zǐ fāng fú jiàn zhuǎn yùn pàn guān èr shǒu qí yī
送曹子方福建转运判官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晁补之 (cháo bǔ zhī)

谈经草檄鬓华生,初拥闽山传节行。
江入桐庐青欲断,溪从剑浦碧来迎。
茶虽户种租宜薄,盐不家煎价欲平。
要使祈招歌德意,君恩不为远人轻。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tán jīng cǎo xí bìn huá shēng , chū yōng mǐn shān chuán jié xíng 。
jiāng rù tóng lú qīng yù duàn , xī cóng jiàn pǔ bì lái yíng 。
chá suī hù zhǒng zū yí báo , yán bù jiā jiān jià yù píng 。
yào shǐ qí zhāo gē dé yì , jūn ēn bù wèi yuǎn rén qī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谈经草檄满头华发,初次拥抱闽山传递节令行事。
江水蜿蜒流入桐庐,碧波来迎溪水从剑浦流来。
茶虽然户种,租税宜薄;盐也不要家庭煎熬,希望价格趋于平稳。
只要祈求神灵降下仁慈,君主的恩典就不会对远方的人轻视。
全文总结: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人谈经草檄,满头华发,初次踏上闽山传递节令行事的旅程。江水流入桐庐,溪水从剑浦流来,交汇之处青绿欲断,蜿蜒绵延。古人种茶虽然是户口种植,但租税应该适度轻薄;同时盐也不应该令百姓家庭艰难煎熬,希望价格能趋于稳定。作者呼吁祈求神灵降下仁慈,让君主的恩典不轻忽远方的人。整篇古文抒发了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思考和期盼。

《送曹子方福建转运判官二首 其一》赏析:
这首诗是晁补之为曹子方福建转运判官所作的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曹子方的美好祝愿和感慨之情。这首诗的整体氛围清新宜人,展现了自然景色和官员之间的和谐融合。
首先,诗人以“谈经草檄鬓华生”描绘了曹子方文官之风,意味着他品德高尚、才华出众。接着描述了闽山、江水、溪流等自然景色,展示了福建地区的美丽山川。这些描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茶和盐,是福建的特产,也体现了地域特色。茶虽然“租宜薄”,盐的“价欲平”,但这也让人感受到了福建地区的独特韵味和贡献。
最后两句“要使祈招歌德意,君恩不为远人轻”表达了诗人对曹子方的祝愿,希望他能在新的岗位上不忘初心,恪尽职守,同时也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诚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晁补之写的《送曹子方福建转运判官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晁补之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佑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复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於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 查看更多>>

晁补之的诗:

晁补之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