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g gē xíng sì shǒu qí sì
伤歌行四首 其四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黄庭坚 (huáng tíng jiān)

伯夷不食周武粟,程婴可托赵氏孤。
死者复生欲无愧,受遗归妹况在予。
经营百事失本意,跬步寻常畏简书。
人闲若有不税地,判尽筋力终年锄。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bǎi yí bù shí zhōu wǔ sù , chéng yīng kě tuō zhào shì gū 。
sǐ zhě fù shēng yù wú kuì , shòu yí guī mèi kuàng zài yǔ 。
jīng yíng bǎi shì shī běn yì , kuǐ bù xún cháng wèi jiǎn shū 。
rén xián ruò yǒu bù shuì dì , pàn jìn jīn lì zhōng nián chú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伯夷拒绝吃周武的粗粮,程婴可以依靠赵氏独守孤身。
死后能复生,希望无愧,接受赠予,更应该慎重,何况对于我这样的人。
处理各种事务,都偏离了本意,小步行走,寻求普通的简朴。
人若有无需交纳赋税的土地,尽情发挥筋力,终年辛勤耕作。

全诗表达了不同人物在生活中的不同态度和选择。伯夷选择拒绝吃周武的粗粮,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和对自己价值观的坚持;程婴则选择独守孤身,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忠诚;死后若能复生,也希望不愧对于获得的赠予,体现了对待善意赠予的慎重态度;作者在面对琐碎的事务时,感到自己的初衷逐渐模糊,迷失了本心,因此寻求简朴的生活方式;最后,描绘了有一片不需要缴纳赋税的土地,人们可以全力以赴地耕作。整体上,诗意深沉,反映了人生的选择与抉择。

《伤歌行四首 其四》是黄庭坚的一首古诗,让我们来赏析:一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黄庭坚对伯夷、程婴这些历史上的高尚人物的钦佩之情,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的伯夷和程婴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传世佳话。伯夷不愿食用暴君周武王的粮食,程婴则为保护赵国孤儿而死,他们都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和不为名利所动的坚强意志。诗人以伯夷为榜样,认为自己如能复生,也要不愧对这些伟大的前辈。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的不满。他感到自己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已经偏离了最初的本心,使百事经营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他也提到了害怕繁琐的官僚文书(简书),暗示了官场的险恶和压力。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希望有一块不被税收所困扰的土地,可以尽情地耕作,摆脱烦扰,体验纯粹的田园生活。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黄庭坚写的《伤歌行四首》系列:

本文作者黄庭坚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乾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乾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 查看更多>>

黄庭坚的诗:

黄庭坚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