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jū zá shī jiǔ shí shǒu qí sì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四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曹勋 (cáo xūn)

蒸沙以为城,冶铁用作限。
未伸彼利害,先为己忧患。
家事席未暖,基址已永叹。
在德不在险,推类仁者谏。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

zhēng shā yǐ wéi chéng , yě tiě yòng zuò xiàn 。
wèi shēn bǐ lì hài , xiān wèi jǐ yōu huàn 。
jiā shì xí wèi nuǎn , jī zhǐ yǐ yǒng tàn 。
zài dé bù zài xiǎn , tuī lèi rén zhě jià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蒸沙用来筑城墙,冶铁用来制造工具。
未曾展露那利害之处,却先为自身担忧忧虑。
家事席未暖,而基址早已永远叹息。
在德行上保持高尚,而非只是在面临危险时才表现出来,推崇像仁者那样劝谏他人。

总结:

这首古文描绘了一种以蒸沙和冶铁为象征的勤勉和实干的精神。它告诫人们应该先担忧自身的局限和问题,而不是只在面临困境时才去表现自己的德行。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高尚的品德,并像仁者一样真诚地规劝他人,才能在家庭和社会中树立稳固的基础。

赏析:: 这首古诗《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四》是曹勋所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哲理。诗中通过描写山居生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道义的思考。
首先,诗人以“蒸沙以为城,冶铁用作限”这两句描写山居的自给自足,表达了他过简朴的生活方式。这里的“蒸沙”和“冶铁”象征着艰苦的劳作,暗示了他在山居中的朴素生活。
接下来,诗人写到“未伸彼利害,先为己忧患”。这句话强调了诗人的为人处世之道,他注重先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先考虑外界的利害得失。这种为己之忧患的态度反映出他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强调了个人的修养与自律。
第三句“家事席未暖,基址已永叹”表达了诗人对家事和生计的无奈和沉痛。即使在山居,他也感到家庭的责任和负担,这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会有的情感体验。
最后两句“在德不在险,推类仁者谏”强调了德行高尚与正直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在品德高尚的人看来,关键不在面临困难和危险,而在于推动类似的仁者相互劝诫与帮助。
标签: 哲理、生活、道德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曹勋写的《山居杂诗九十首》系列:

还为您找到作者曹勋写的 1 首名为《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四》的诗:

本文作者曹勋介绍:🔈

曹勋(一○九八?~一一七四),字公显,一作功显,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以恩补承信郎,徽宗宣和五年(一一二三)赐同进士出身(《嘉定赤城志》卷三四),仍爲武官。靖康之变从徽宗北迁,至燕山,受密旨间行诣康王。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至南京,以建言忤执政,出於外。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副刘光远使金,中途还,又充馆伴副使。未几,爲报谢副使使金,十二年至金,得请还梓宫及太后。十三年,兼枢密副都承旨。十五年奉祠。二十五年,起知合门事兼干办皇城司。二十九年,再爲称谢副使使金。三十年,提举万寿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一、一四二、一四四、一五○、一五三、一七○、一八五)。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起提举皇城... 查看更多>>

曹勋的诗:

曹勋的词:

  • 谒金门

    春待去。帘外连天飞絮。老大心情慵纵步...

  • 玉楼春

    昔年曾到神清洞。笑领希夷非夙梦。看时...

  • 饮马歌

    边头春未到。雪满交河道。暮沙明残照。...

  • 长寿仙促拍

    舜德日辉光,正初冬盛期。东朝喜、诞生...

  • 长寿仙促拍

    绛阙,正春光到时。当人日、诞芳仪。向...

  • 浣溪沙

    西苑烟光倚槛新。桃花艳艳静无尘。照溪...

  • 浣溪沙

    日上龙城散晓阴。琼芳堂下玉成林。江梅...

  • 酒泉子

    连面霜风。野馆山村逢至日,开怀欲酒杯...

  • 诉衷情

    人情世态饱经过。眼也见来多。忙中掉得...

  • 诉衷情

    得抽头处好抽头。等待几时休。贤且广张...

  • 曹勋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