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zǐ zhān cì yùn táo yuān míng quàn nóng shī qí èr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我行四方,稻麦黍稷。
果蔬蒲荷,百种咸植。
粪溉耘籽,乃後有穑。
尔独何为,开口而食。

仄○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wǒ xíng sì fāng , dào mài shǔ jì 。
guǒ shū pú hé , bǎi zhǒng xián zhí 。
fèn gài yún zǐ , nǎi hòu yǒu sè 。
ěr dú hé wèi , kāi kǒu ér shí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我行走四方,种植稻子、麦子、黍子和稷子。
还有各种果蔬,以及蒲荷等咸菜。
用粪肥灌溉,耕耘撒种,然后就有丰收。
你却做什么呢?张口就吃食物。
总结:这段文字描述了作者辛勤耕作四方土地,种植多种谷物和蔬菜,并采取适当的灌溉和耕作措施,以换取丰收。而对比之下,他可能在呼吁某人不要懒惰,不要只是张口要求别人给食物,而是应该去付出努力,劳动才能获得回报。

赏析:这首诗是苏辙的《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 其二》,通过叙述农耕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佩之情。
诗中描写了丰富的农耕景象,包括稻、麦、黍、稷等不同的农作物,还有果蔬、蒲荷等各种植物。这些生机勃勃的农田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丰富产物,反映了农民们辛勤耕作的成果。
诗人强调了农民们的努力,通过粪肥的施用、耕地、播种等工作,他们才能等待着最后的丰收。而与农民相对照的是,有些人却只会张口要食物,没有付出努力。这一对比彰显了诗人对农耕劳作的尊重,以及对懒惰习惯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对农耕生活的生动描写,以及对不同生活态度的对比,表达了对农民勤劳精神的崇敬,呼吁人们要珍惜劳动的价值。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