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zǐ zhān cì yùn táo yuān míng tíng yún shī qí èr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晚稻欲登,白露霄蒙。
人饮嘉平,浆酒如江。
我独何为,观成于窗。
此心了然,来无所从。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
仄平○平,平平仄○。

wǎn dào yù dēng , bái lù xiāo méng 。
rén yǐn jiā píng , jiāng jiǔ rú jiāng 。
wǒ dú hé wèi , guān chéng yú chuāng 。
cǐ xīn liǎo rán , lái wú suǒ cóng 。

和子瞻次韵陶淵明停雲詩 其二

—— 蘇轍

晚稻欲登,白露霄濛。
人飲嘉平,漿酒如江。
我獨何爲,觀成于窗。
此心了然,來無所從。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
仄平○平,平平仄○。

wǎn dào yù dēng , bái lù xiāo méng 。
rén yǐn jiā píng , jiāng jiǔ rú jiāng 。
wǒ dú hé wèi , guān chéng yú chuāng 。
cǐ xīn liǎo rán , lái wú suǒ có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晚稻即将登高,白露弥漫天际。
人们欢聚在嘉平地,畅饮着如江水般的美酒。
我独自何去何从,只能站在窗前观看他人的欢乐。
此刻我心中明了,内心感悟却无所依归。
总结:这段古文描述了晚稻将要成熟的季节,白露弥漫天空。其他人欢聚在嘉平地,畅饮美酒。而独自一人的我,站在窗前,看着别人的快乐,心中颇为感慨,内心体悟却无处寻找依归。文中表达了一种孤独与无奈的心境。

赏析:这首诗是苏辙的《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 其二》,通过描写一幅晚稻即将登高的场景,表达了诗人的清闲和自在之情。诗中以诗人窗前的景象为线索,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融入其中,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画面。
首句“晚稻欲登,白露霄蒙。”描绘了晚稻即将成熟的景象,白露如同薄薄的薄雾,覆盖在稻田之上,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里“霄蒙”一词将天空与稻田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增强了画面的空灵感。
第二句“人饮嘉平,浆酒如江。”则表现了田园生活中的宴饮情景,人们在欢聚一堂,饮用美酒,形成了一种欢乐和和谐的氛围。酒如江水般流畅,喻意着生活顺畅如水。
第三句“我独何为,观成于窗。”将诗人自身的感受引入诗中,他独自一人坐在窗前,静静地欣赏这一切,窗外的景象成为他内心的借景。这句表现了诗人的淡泊和超然情怀。
最后一句“此心了然,来无所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豁达,他对于生活已经洞悉透彻,不再有所追求,心境已经达到了一种无欲无求的境界。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