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ì yùn zǐ zhān hé yuān míng nǐ gǔ jiǔ shǒu qí yī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客居远林薄,依墙种杨柳。
归期未可必,成阴定非久。
邑中有佳士,忠信可与友。
相逢话禅寂,落日共杯酒。
艰难本何求,缓急肯相负。
故人在万里,不复为薄厚。
米尽鬻衣衾,时劳问无有。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kè jū yuǎn lín báo , yī qiáng zhǒng yáng liǔ 。
guī qī wèi kě bì , chéng yīn dìng fēi jiǔ 。
yì zhōng yǒu jiā shì , zhōng xìn kě yǔ yǒu 。
xiāng féng huà chán jì , luò rì gòng bēi jiǔ 。
jiān nán běn hé qiú , huǎn jí kěn xiāng fù 。
gù rén zài wàn lǐ , bù fù wèi báo hòu 。
mǐ jìn yù yī qīn , shí láo wèn wú yǒu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客居在偏远的林间,住所单薄,依靠着墙边种植着杨柳树。
回归的时间还不确定,荫凉形成的时间也不会太久。
城里有一位优秀的士子,忠诚可与他成为朋友。
相遇时会谈论禅宗的寂静,夕阳下一起分享杯酒。
艰难困苦原本何所追求,缓慢或紧急是否肯一同承担。
故乡的朋友在万里之外,不再计较亲疏厚薄。
米已经吃完只得卖衣衫,时常劳累地询问没有收获。
全文大致描述了作者客居他乡,环境贫困。归期未定,生活艰难。他在异乡结交了忠诚可靠的朋友,一同谈论禅宗,共度时光。作者表达了对艰难生活和困境的思考,以及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同时,文中也展现了作者坚毅的品性和乐观的态度,尽管困苦不断,但他仍然努力奋斗,不怕吃苦,不向困难低头。全文通过描述客居生活的点滴细节,展现了作者坚韧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 其一》是苏辙创作的,表现了客居他乡的情感和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以描述客居他乡的景况为主题,通过描写栽种杨柳、提到归期不确定、并谈及友情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诗人首先描绘了他在遥远的林间居住,依靠墙根种植着杨柳。这一景象揭示了他的清净和宁静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他的孤独和思念。
诗中提到归期未可必,成阴定非久,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但又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这反映了生活中不稳定和变化的一面。
接着,诗人提到了邑中的佳士,强调了忠信与友情的重要性。这种友情在异乡可以成为情感的支持和寄托,使他能够共度难关。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与故人的思念浮现出来,尤其是故人在遥远的地方。这种情感强化了他对归乡的愿望,但也让他感到力不从心,因为他的物质生活可能并不宽裕。
最后,诗人提到米尽鬻衣衾,时劳问无有,表达了他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但尽管如此,他依然愿意珍惜友情,不论在何地,都不愿轻言放弃。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