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ì yùn zǐ zhān hé yuān míng nǐ gǔ jiǔ shǒu qí sì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 其四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夜梦被发翁,骑驎下大荒。
独行无与游,闯然款我堂。
高论何峥嵘,微言何渺茫。
我徐听其说,未离翰墨场。
平生气如虹,宜不葬北邙。
少年慕遗文,奇姿揖昂昂。
衰罢百无用,渐以圜斫方。
隠约就所安,老退还自伤。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平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yè mèng bèi fā wēng , qí lín xià dà huāng 。
dú xíng wú yǔ yóu , chuǎng rán kuǎn wǒ táng 。
gāo lùn hé zhēng róng , wēi yán hé miǎo máng 。
wǒ xú tīng qí shuō , wèi lí hàn mò chǎng 。
píng shēng qì rú hóng , yí bù zàng běi máng 。
shào nián mù yí wén , qí zī yī áng áng 。
shuāi bà bǎi wú yòng , jiàn yǐ huán zhuó fāng 。
yǐn yuē jiù suǒ ān , lǎo tuì huán zì shā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夜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发白头发的老者,骑着一匹龙马穿越广袤的荒野。
独自行走,没有同伴相伴游玩,豁然决然地来到我的堂前。
他言谈高妙,思想雄浑壮阔,言语微妙而又广阔。
我静静地倾听他的谈论,心中依旧没有离开过文墨之场。
我平生的气概像彩虹一般绚丽多彩,宜不葬在北邙之地。
年轻时就憧憬着文学的残卷,向着杰出的才子拱手致敬。
现在已经衰老,无所作为,渐渐感到自己的心圆如斧头的刀锋,方如圆规。
隐约地寻求内心的安宁,却难以避免地自我伤害。
全文总结:作者在梦中遇到一位有智慧和学识的老者,对他的高深言谈充满敬意,但自己却感到自身的渺小和无用。曾经憧憬过的文学理想和抱负如今已经难以实现,衰老和挫折使他愁苦不已。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 其四》是苏辙创作的古诗,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下是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为背景,展示了诗人对文学追求的坚定和对年华逝去的深思。
首先,诗人提到“夜梦被发翁”,意指自己在夜晚的梦中被启发,这种梦境常常激发创作的灵感。接着,他骑着马驰骋在广袤的大荒之地,寓意着他的创作心追求博大精深,超越寻常。然而,在这个创作的孤独过程中,他感到孤独无依,仿佛没有同行者。
诗中提到“高论何峥嵘,微言何渺茫”,表现了他对自己文学成就的审视。他听从别人的建议和意见,但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坚持,不离开文学创作的道路。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自己的青年时光,怀念年轻时的憧憬和对文学的热爱。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感到自己的才华逐渐衰退,不再如当初那样光彩夺目。最后,他渴望安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并在老去后不再为才华的流失而自怨自艾。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