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ì yùn mén xià liú shì láng zhí sù jì sū zuǒ chéng
次韵门下刘侍郎直宿寄苏左丞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雷雨连年起卧龙,穆然台阁有清风。
一时画诺虽云旧,此日都俞本自公。
松竹经霜俱不改,盐梅共鼎固非同。
一篇和遍东西府,六律更成十二宫。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léi yǔ lián nián qǐ wò lóng , mù rán tái gé yǒu qīng fēng 。
yī shí huà nuò suī yún jiù , cǐ rì dōu yú běn zì gōng 。
sōng zhú jīng shuāng jù bù gǎi , yán méi gòng dǐng gù fēi tóng 。
yī piān hé biàn dōng xī fǔ , liù lǜ gèng chéng shí èr gōng 。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雷雨连年不断,觉得卧龙的穆然台阁有清风吹拂。
虽然一时画作的承诺说是古老的,但这一天都俞的本心自然是公正的。
松树和竹子经历霜雪也不改变本质,盐梅共同熬煮在鼎中也是不同寻常的。
一篇篇和诗传遍东西两府,六律的音律更衍成十二宫调。

全诗以自然元素和古代官职为主题,表达了长久岁月中不变的品质和坚定的立场。雷雨和清风象征岁月的磨砺,卧龙和穆然台阁代表着古代官职和宫殿。画作中的承诺虽然看起来是古老的,但都俞的本心是公正的,表达了忠诚的态度。松树、竹子、盐梅等自然元素都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却保持着坚定不移的本质,反映了作者对忠诚和坚贞的赞美。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的才华,将自己的作品传遍朝廷,使六律的音律更衍成更为广阔的十二宫调。全诗深含着古人对忠诚、坚贞和才华的推崇和颂扬。

赏析:这首诗《次韵门下刘侍郎直宿寄苏左丞》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篇,通过描述刘侍郎的直宿和与苏左丞的书信往来,表达了友情之深厚以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首先,诗人以“雷雨连年起卧龙”开篇,以自然景象的连年雷雨为引子,突出了龙图阁的壮丽和穆然台阁的清幽。这里的“龙图阁”是指官府中的高阁,而“穆然台阁”则显得更加幽静祥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诗人以“一时画诺虽云旧”表现了友情的长久,虽然书信往来已久,但依然真挚如初。这句话也点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因为“诺”在这里指的是友情和文化的承诺。
继而,诗人用“松竹经霜俱不改”和“盐梅共鼎固非同”来比喻刘侍郎和苏左丞的品质坚贞不渝,如同经过岁月洗礼的松竹和盐梅,都没有改变。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与友情和文化传承相互呼应。
最后,诗人提到“一篇和遍东西府,六律更成十二宫”,表达了对友情和文化传承的坚守和推广。通过“一篇和遍”和“六律更成十二宫”,诗人强调了友情和文化传承的广泛影响,以及它们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

和门下侍郎东省夜直寄左丞光禄 (hé mén xià shì láng dōng shěng yè zhí jì zuǒ chéng guāng lù)

朝代:宋    作者: 范祖禹

黄合訏谟作帝龙,文昌纲辖振邦风。
羣才藻鉴归能哲,万事钧衡仰至公。
连璧辉光时共美,断金情契昔相同。
折冲千里精神壮,正似山河绕汉宫。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动物

次门下侍郎东省怀左丞之韵 (cì mén xià shì láng dōng shěng huái zuǒ chéng zhī yùn)

朝代:宋    作者: 黄裳

喜看韩孟作云龙,同御天衢万里风。
诗入中台推戴敏,月来东省照卢公。
祠庭拜贶精诚共,试殿逢知学问同。
广乐数声谁敢和,但疑身在化人宫。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动物

次韵蒲左丞游虎丘十首 其二 (cì yùn pú zuǒ chéng yóu hǔ qiū shí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朱长文

扫石扪萝向上行,门前坐见白云生。
应思梦得多佳趣,独宿楼中待月明。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简王夏卿侍郎 (jiǎn wáng xià qīng shì láng)

朝代:宋    作者: 李处权

下村正与辋川同,只恐桃源有路通。
山色直侵书幌里,花香尽泛酒杯中。
使君已致随车雨,丞相方来拔木风。
照席侍郎真玉树,慨然怜我坐诗穷。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尚书左丞赠开府仪同三司邓公挽辞三首 其一 (shàng shū zuǒ chéng zèng kāi fǔ yí tóng sān sī dèng gōng wǎn cí sān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苏颂

气緼江山秀,人如圭璧温。
一登文石陛,遂直紫微垣。
论议中司见,谋猷内制存。
公孙宿儒誉,垂老上金门。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和门下侍郎东台夜直见寄 (hé mén xià shì láng dōng tái yè zhí jiàn jì)

朝代:宋    作者: 苏颂

五年班缀望夔龙,曾托帡幪庇雨风。
末路自矜黄发老,平时曾识黑头公。
升沈不改交情见,出处虽殊趣舍同。
谩叩芜音答高唱,终惭下管应清宫。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动物

代书寄泗州钱侍郎 (dài shū jì sì zhōu qián shì láng)

朝代:宋    作者: 徐铉

起部纡两绶,恢恢刃有余。
既为侍中郎,又复专城居。
无久恋铃阁,早应还直庐。
浚川春水满,珍重寄双鱼。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次韵送刘左史去国 (cì yùn sòng liú zuǒ shǐ qù guó)

朝代:宋    作者: 项安世

手把东溪处士书,欹眠湖上小僧庐。
生憎人作侍臣看,自喜身今客子如。
去国祗堪千古重,看囊那得一钱余。
二年两过刘郎洑,应为家林又少除。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园寄留台张郎中诗三首 其二 (hé cān zhèng dīng shì láng luò xià xīn zhì xiǎo yuán jì liú tái zhāng láng zhōng shī sān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宋庠

芝廛松坞富烟霞,更接西台御史家。
借问贤人何日聚,定知郎宿映台华。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写景 抒情

次韵答刘景文左藏 (cì yùn dá liú jǐng wén zuǒ cáng)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我老诗坛仆鼓旗,借君佳句发良时。
但空贺监杯中物,莫示孙郎帐下儿。
夜烛催诗金烬落,秋芳压帽露华滋。
故应好语如爬痒,有味难名只自知。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