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ì kòu zhōu zhòng fēng yǔ dà zuò
避寇舟中风雨大作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张纲 (zhāng gāng)

扁舟避舣山隈,问捷江城信未回。
犯夜号风惊梦破,催寒飞雪送愁来。
三军挟纩烦温诏,百战搴旗赖隽材。
已办磨崖颂功烈,竚还生意发春雷。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piān zhōu bì yǐ shān wēi , wèn jié jiāng chéng xìn wèi huí 。
fàn yè hào fēng jīng mèng pò , cuī hán fēi xuě sòng chóu lái 。
sān jūn xié kuàng fán wēn zhào , bǎi zhàn qiān qí lài jùn cái 。
yǐ bàn mó yá sòng gōng liè , zhù huán shēng yì fā chūn léi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扁舟在山的拐角处躲避停靠,询问捷报的信件却还未回复。
深夜中犯起了阵风,惊醒了梦中的人,令人愁绪纷至沓来,像飞雪般飘扬。
三军带着封赏诏书纷纷前来,被困扰的心情因温暖的诏书而缓解,百战中能够夺取战旗,全赖杰出的才干。
已经准备好在崖壁上颂扬英勇事迹,高呼时代的功烈,而愿望迅速传达,就像春雷般响彻天地。
总结:诗人描述了扁舟在山隐的地方停靠,等待江城传来捷报,但消息迟迟未到。在深夜,阵风袭来,惊醒了梦中人,心情愁绪难平。然而,三军领悟到温暖的诏书,使他们的烦恼得到缓解,百战中的胜利都得益于杰出的才干。诗人已准备好在崖壁上颂扬英勇事迹,希望这些壮举能像春雷一样传遍天地。

赏析:《避寇舟中风雨大作》是张纲创作的一首抒发士人忧国忧民情怀的诗歌。诗人以舟中风雨为隐喻,表达了时局动荡,战事频仍的困扰和忧虑。诗中“扁舟避舣山隈”,舟船躲避敌寇,避难在山的背后,显示出士人无奈和逃避的心境。而“问捷江城信未回”,则表现了诗人关切国家命运,殷切期盼胜利的消息,但却长时间未能得到回复,增加了诗中的紧张感。
夜深人静,风声咆哮,“犯夜号风惊梦破”,形象地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惶恐与焦虑。随着风雪的袭来,“催寒飞雪送愁来”,寒冷的风雪显得更加凄凉,也更加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之情。接着,诗中展现了士人们的忠诚和智慧,“三军挟纩烦温诏,百战搴旗赖隽材”,表达了他们为国家捧心奉献,百折不挠的决心和智勇。最后两句“已办磨崖颂功烈,竚还生意发春雷”,表达了诗人对战功英勇的将士的赞颂,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希望国家早日恢复安宁,重返和平安定的愿望。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张纲介绍:🔈

张纲(一○八三~一一六六),字彦正,晚号华阳老人,金坛(今属江苏)人(元《至顺镇江志》卷一八)。徽宗政和四年(一一一四),试上舍及第,释褐授承事郎。五年,爲国子正。六年,除太学博士、秘书省校书郎。八年因忤蔡京出主管成都玉局观。宣和三年(一一二一),再除秘书省校书郎,兼修国朝会要。四年,除着作佐郎。五年,爲屯田员外郎。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两浙提点刑狱。绍兴二年(一一三二),改江东提点刑狱。三年,召爲中书舍人。四年,迁给事中,以言事罢,提举江州太平观。二十三年,以左中奉大夫致仕。二十五年,秦桧死,起爲给事中。二十六年,除吏部侍郎,兼侍讲。二十七年五月爲参知政事,九月,以年老辞机务,除资政殿... 查看更多>>

张纲的诗:

张纲的词:

  • 念奴娇

    论思厌久,动莼鲈清兴,轻辞丹极。佩玉...

  • 念奴娇

    多情宋玉,值西风摇落,悲秋时节。赖有...

  • 青门饮

    疏柳飘零,暮鸦寒集,都门送客,斜阳影...

  • 蓦山溪

    小窗开宴,草草杯盘具。欢喜走儿童,庆...

  • 临江仙

    绿蚁浮觞香泛泛,黄花共荐芳辰。清霜天...

  • 临江仙

    追想京都全盛日,蓬弧初记生时。朝来朱...

  • 满庭芳

    十月风光,小春时候,宴堂初启朱筵。博...

  • 满庭芳

    风轧云低,寒催腊近,画堂和气先春。玳...

  • 万年欢

    岁晚寒凝,正冥舒四叶,梅吐孤芳。庆诞...

  • 浣溪沙

    罗绮争春拥画堂。翠帷深处按笙簧。宝奁...

  • 张纲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

细雨 (xì yǔ)

朝代:宋    作者: 陈与义

避寇烦三老,那知是胜游。
平湖受细雨,远岸送轻舟。
天地悲深阻,山川慰久留。
参差发邻舫,未觉壮心休。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避寇海滨 (bì kòu hǎi bīn)

朝代:宋    作者: 林景熙

偶动乘桴兴,孤筇立海头。
兵尘何处避,春色使人愁。
腥浪翻蛟室,痴云结蜃楼。
神山空缥缈,水弱不胜舟。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早大雾午大风寇销兵解之象 (zǎo dà wù wǔ dà fēng kòu xiāo bīng jiě zhī xiàng)

朝代:宋    作者: 方回

骤合公超雾,俄飞御寇风。
大声千里动,阴翳一时空。
远睇烽楼外,愁吟战鼓中。
所思何日见,还得一樽同。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归舟已具李宪楼仓有约盗贼梗道见避乱者可怜 其二 (guī zhōu yǐ jù lǐ xiàn lóu cāng yǒu yuē dào zéi gěng dào jiàn bì luàn zhě kě lián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戴复古

仓猝抛家舍,遑遑走道涂。
依山结茅广,摘草当园蔬。
老稚朝朝哭,生涯物物无。
避军兼避寇,何日得安居。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舟中避难 (zhōu zhōng bì nàn)

朝代:宋    作者: 丘葵

拏舟来避难,别我钓鱼矶。
帆卸遮春雨,衣濡晒落晖。
南师闻鞑走,北马逐人飞。
见说漳桥断,銮舆曷日归。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闻浙东方寇大作道路不通迂路由江南以归有感二首 其一 (wén zhè dōng fāng kòu dà zuò dào lù bù tōng yū lù yóu jiāng nán yǐ guī yǒu gǎn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李纲

理装适吴会,避寇由江滨。
宁知治安世,乃作途穷人。
风涛岂不险,舟檝尚可因。
失身入畏涂,难以理义陈。
平生笑子美,逃乱走踆踆。
如今翻自笑,亦须谋此身。
此身何足惜,上有髙年亲。
骨肉几百口,干戈已相邻。
以我此日心,知彼无辜伦。
安得济川舟,载之适通津。
徙置安乐土,不知战鬪尘。
已矣可奈何,愿为太平民。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舟中午睡 (zhōu zhōng wǔ shuì)

朝代:宋    作者: 杨万里

一叶摇无定,昏然妙思通。
化为漆园蝶,飞入大槐宫。
有酒相勾引,无茶作寇戎。
平生眠不足,还债橹声中。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大舟 (dà zhōu)

朝代:宋    作者: 王令

大舟无风帆不举,小舟榜入青冥去。
渔子舟中呼且歌,夜半闻鱼谁得多。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泊宋田遇厉风作 (bó sòng tián yù lì fēng zuò)

朝代:宋    作者: 陈与义

逐队避狂寇,湖中可盘嬉。
泊舟宋田港,俯仰看云移。
造物犹不借,颠风忽横吹。
洞庭何其大,浪挟雷车驰。
可怜岸上竹,翻倒不自持。
老夫元耐事,淹速本无期。
会有天风定,见汝亭亭时。
五月念貂裘,竟生薄暮悲。
萧萧不自畅,耿耿独题诗。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避寇迁居郭内风雨凄然郑顾道饷酒 (bì kòu qiān jū guō nèi fēng yǔ qī rán zhèng gù dào xiǎng jiǔ)

朝代:宋    作者: 曾几

烟雨昏昏一月梅,全家避贼寄城隈。
欲寻碧落侍郎去,遽沐青州从事来。
令我妻孥争洗盏,想公伯仲政传杯。
安能鬰鬰久居此,且傍茶山松径回。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