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ī fú xùn tóng xíng sòng qí liù
资福训童行颂 其六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怀深 (shì huái shēn)

出家不断荤和酒,枉在伽蓝地上行。
到老心田如未净,菩提种草亦难生。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chū jiā bù duàn hūn hé jiǔ , wǎng zài jiā lán dì shàng xíng 。
dào lǎo xīn tián rú wèi jìng , pú tí zhǒng cǎo yì nán shē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放弃了世俗的食肉和饮酒,却在寺院里虚度光阴。
即使到了晚年,内心仍未能净化,修行菩提的种子也难以生长。
全文总结:
这是一首古文,描述了出家修行者在寺庙里过着虚度时光的生活,他们摒弃了世俗的食肉和酒,但却未能真正净化内心。诗人通过描绘出家人的境遇,表达了对修行者应当以慎独自省,勤于修心修行的思考与警示。全文呈现出一种悲慨之情,提醒人们修行之路上应更加坚持悉心慎思,以期达到内心真正的净化与菩提的开悟。

赏析:这首诗《资福训童行颂 其六》出自释怀深之手,探讨了出家修行的道路上所需的清净和修行的难度。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宗思想。
首句“出家不断荤和酒,枉在伽蓝地上行”,表达了出家人在修行道路上需要舍弃世俗的享受,包括荤食和酒。这句话强调了清净和禁欲的重要性,使出家者能够专心修行。
第二句“到老心田如未净,菩提种草亦难生”,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净化对于达到菩提境界的重要性。诗人暗示如果内心不清净,即使年岁渐长,也难以培育出菩提之心。这里的“菩提种草”象征着智慧和觉悟的成长。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怀深写的《资福训童行颂》系列:

本文作者释怀深介绍:🔈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髪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於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後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爲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查看更多>>

释怀深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