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 gōng mò wèn shī yī shí wǔ shǒu èr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 二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齐己 (qí jǐ)

莫问伊嵇嬾,流年已付他。
话通时事少,诗着野题多。
梦外春桃李,心中旧薜萝。
浮生此不悟,剃发竟如何。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mò wèn yī jī lǎn , liú nián yǐ fù tā 。
huà tōng shí shì shǎo , shī zhe yě tí duō 。
mèng wài chūn táo lǐ , xīn zhōng jiù bì luó 。
fú shēng cǐ bù wù , tì fā jìng rú hé 。

渚宮莫問詩一十五首 二

—— 齊己

莫問伊嵇嬾,流年已付他。
話通時事少,詩着野題多。
夢外春桃李,心中舊薜蘿。
浮生此不悟,剃髮竟如何。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mò wèn yī jī lǎn , liú nián yǐ fù tā 。
huà tōng shí shì shǎo , shī zhe yě tí duō 。
mèng wài chūn táo lǐ , xīn zhōng jiù bì luó 。
fú shēng cǐ bù wù , tì fā jìng rú hé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莫问伊嵇懒,流年已给了他。
言谈通晓时事少,诗篇写着野外的题目较多。
梦中外是春天的桃花、李子,心里却是旧时的薜萝。
浮生中对此不觉悟,剃发终究如何。

全诗概括:这首诗以描写伊嵇(嵇康,古代文学家、音乐家)为主线,表达了他懒散随意的生活态度和对时事的淡漠,他偏爱野外题材的诗篇。诗中还涉及到梦境、春天的桃李和旧时的回忆,以及对浮生无常的思考。作者对伊嵇的生活态度和境遇进行了反思,暗示人生的无常和追求真理的重要性。

赏析:这是齐己的《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中的第二首诗,以自嘲自省之情写诗人的生活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人齐己在这首诗中以自嘲和反思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岁月流逝的深刻认识。首句"莫问伊嵇嬾,流年已付他"中,诗人提到"伊嵇",暗示了他自己,似乎是在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过去的选择进行反思。"伊嵇嬾"意味着自己的懒惰和懈怠,"流年已付他"则强调了时间已经不再属于他,也传达出岁月不待人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句"话通时事少,诗着野题多。",诗人感慨自己的生活虽然充满了琐事,却少有机会深入了解时局和社会变迁,而自己的诗歌却常常涉及田园和自然题材,显示了他内心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梦中的桃李和心中的薜萝,这些都是充满了浓郁的田园情怀,与他所在的现实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浮生此不悟,剃发竟如何。"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浮躁生活的不满和对改变的渴望,"剃发"则是对出家修行的隐喻,诗人或许在思考着一种从世俗中解脱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嘲和反思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和内心追求的矛盾之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由、自然和修行的向往。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思考的诗篇。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齐己写的《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系列:

本文作者齐己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後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爲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後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爲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查看更多>>

齐己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