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ōu qù shí èr shǒu qí wǔ
幽趣十二首 其五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郑刚中 (zhèng gāng zhōng)

幽趣无人会,池塘又吐青。
云间万里客,竹下一门扃。
空翠侵书帙,飞花入草亭。
杖藜寻柏子,慢火待余馨。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yōu qù wú rén huì , chí táng yòu tǔ qīng 。
yún jiān wàn lǐ kè , zhú xià yī mén jiōng 。
kōng cuì qīn shū zhì , fēi huā rù cǎo tíng 。
zhàng lí xún bǎi zǐ , màn huǒ dài yú xī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幽静的趣味无人懂得,池塘又重新吐出青翠。
在云间漫游了万里的客人,住在竹下的一扇门扃。
碧绿的树叶侵入书帙之间,飞舞的花瓣飘入草亭里。
我手持拐杖寻找柏树的子嗣,慢慢地烧火等待余香的飘香。
全文描述了一个幽静而有趣的场景。池塘重新显露出青翠,仿佛被注入新的生机。在云间漫游了万里的游客来到一个竹林下的小门扃,似乎是来寻求片刻宁静。碧绿的树叶侵入书本之间,飞舞的花瓣也飘入草亭,增添了一份浪漫的氛围。叙述者手持拐杖,在此舒适的环境下寻觅着柏树的子嗣,并细细地燃火,等待着香气的飘散。全文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游客的行为,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这首诗《幽趣十二首 其五》表达了诗人郑刚中对幽静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以下是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郑刚中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的乡村景象。他描述了一池塘清幽的景致,塘水吐青,周围云间万里无人,整个场景充满了宁静和清新。
诗中提到了竹下一门扃,暗示这是一个僻静的地方,与尘世疏远,只有一家之人守护。这种孤独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到神秘和安详。
诗人还用“空翠侵书帙”和“飞花入草亭”来形容自然界的干预,显示了大自然对于这个地方的主导作用。诗中的“杖藜寻柏子,慢火待余馨”则表现出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悠闲地寻找乐趣,等待自然的馈赠。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田园诗的意境,赞美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以及对于远离喧嚣的向往。这首诗可以被标记为“写景”和“抒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郑刚中写的《幽趣十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郑刚中介绍:🔈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爲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爲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复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事见本集卷末附录郑良嗣《郑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有传。 郑刚中诗,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 查看更多>>

郑刚中的诗:

郑刚中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