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ù jiù gǎn huái chéng tí xíng yì fù bìng zài hé liù shǒu qí wǔ
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 其五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晁补之 (cháo bǔ zhī)

郎潜如我未宜惊,户部须推宰相评。
他日碧山思却走,当年紫府已收名。
共知白发生青鬓,未废长歌续短行。
樽酒不空多坐客,君家余事足陶情。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láng qián rú wǒ wèi yí jīng , hù bù xū tuī zǎi xiàng píng 。
tā rì bì shān sī què zǒu , dāng nián zǐ fǔ yǐ shōu míng 。
gòng zhī bái fà shēng qīng bìn , wèi fèi cháng gē xù duǎn xíng 。
zūn jiǔ bù kōng duō zuò kè , jūn jiā yú shì zú táo qí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郎潜如我还不宜惊讶,户部必须推举宰相进行评定。
他日去了碧山思念依然,当年已经在紫府中获得了名声。
大家都知道白发生出了青丝鬓,还没有停止长歌短行的乐趣。
酒樽不会空,还有许多客人陪伴,君家中的事务也能满足你的陶醉之情。
全文总结:诗人表达了对郎潜的赞誉,称他如同自己一般平静淡定,但应该引起官方的重视,被推举为宰相。他回忆了曾经的岁月,思念已去的碧山,而如今他的名望在紫府中已经得到确认。诗人感叹时光流转,白发变为青丝,但依然保持着歌唱行走的豁达心态。君家中常有宾客,酒杯从未干涸,忙碌的事务也能带来满足和愉悦。整首诗充满豪放不羁的气息,赞美了郎潜的品行和才华,并表达了对欢乐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 其五》是晁补之创作的,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友情的珍贵。下面是赏析:
诗人开始提到友人郎潜,他似乎对自己不宜过于惊讶友人的才华和功绩。这里作者以谦逊之态度开篇,展示了他对友人的尊重。
接着,诗人提到了友人郎潜的官职,称其为"户部",并希望他能够被推荐为宰相,这显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信任。这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美誉和政治前途的看好。
然后,诗人用诗句"他日碧山思却走,当年紫府已收名"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许。"碧山"和"紫府"都是高官显贵的象征,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被紫禁城所赏识。
接下来,诗人写到了友人的年龄变化,表现了友情的长久。"共知白发生青鬓"这句诗句传达了岁月的变迁,但友情依然如初,而且诗人仍然欢愉地继续创作短词长歌。
最后两句"樽酒不空多坐客,君家余事足陶情"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欢迎之情,他们可以一同分享美酒,畅谈往事,享受友情的温馨。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晁补之写的《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系列:

本文作者晁补之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佑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复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於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 查看更多>>

晁补之的诗:

晁补之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