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án jū gǎn jiù ǒu chéng shí jué chéng xìng yǒu zuò bù fù quán cì qí yī ○
闲居感旧偶成十绝乘兴有作不复诠次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吕本中 (lǚ běn zhōng)

便欲长休老未能,尔来频愧住庵僧。
直须弃尽人间事,始见从来一点灯。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biàn yù cháng xiū lǎo wèi néng , ěr lái pín kuì zhù ān sēng 。
zhí xū qì jìn rén jiān shì , shǐ jiàn cóng lái yī diǎn dē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我本想早日安享晚年,但却未能如愿,近来常感愧疚,因为长久以来一直依附于这个寺庵的僧侣们。
只有彻底舍弃凡尘俗务,才能领悟到从古至今一盏微弱的灯火。
全文总结:
这段古文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不得安闲退隐的遗憾,他在住庵与僧侣们相处时,心中始终有违和感。在受到启示后,他意识到只有摒弃纷扰的尘世琐事,才能领悟到真正的宁静和启迪。文中点明了人们应当超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澄明和超然境界。

《闲居感旧偶成十绝乘兴有作不复诠次 其一○》赏析:
这首诗是吕本中创作的十绝,表达了作者对闲居生活的感慨和对修行的向往。诗中的意境深远,充满禅意。
首句“便欲长休老未能”,表现了作者对于远离尘世烦忧、过上宁静生活的渴望,但却又难以做到。这种内心的矛盾感让人感到作者的人生经历或心境的复杂。
接着,“尔来频愧住庵僧”,作者常常因为不能真正地修行而感到自责和愧疚。这一句表现了作者对自身修行道路的自我反思和追求。
第三句“直须弃尽人间事”,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作者要抛弃人世间的琐事和杂念,以便专心修行。这句话传达了对于内心净化和静心冥想的渴望。
最后一句“始见从来一点灯”,通过“一点灯”的意象,作者表达了只有在心灵真正宁静的状态下,才能够看到精神世界的光明。这个“一点灯”象征着禅悟和灵性觉醒。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吕本中写的《闲居感旧偶成十绝乘兴有作不复诠次》系列:

本文作者吕本中介绍:🔈

吕本中(一○八四~一一四五,据曾几《东莱先生诗集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四),字居仁,学者称东莱先生,开封(今属河南)人。幼以荫授承务郎。徽宗政和、宣和间,官济阴主簿、泰州士曹掾。宣和六年(一一二四),除枢密院编修。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召爲起居舍人,赐进士出身。八年,擢中书舍人,兼侍读,权直学士院。同年十月,因反对和议,罢职,提兴太平观。卒,谥文清。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後人亦将其附入江西诗派。有《东莱先生诗集》二十卷、《外集》三卷,及《紫微诗话》等。《宋史》卷三七六有传。 吕本中诗,前二十卷以宋乾道间沈度刻《东莱先生诗集》(《四部丛刊》... 查看更多>>

吕本中的诗:

吕本中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