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gǔ sì shí shǒu qí liù
颂古四十首 其六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守珣 (shì shǒu xún)

难兄难弟问来端,百衲金襴递代传。
弟应兄呼成底事,免认刹竿头指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nàn xiōng nàn dì wèn lái duān , bǎi nà jīn lán dì dài chuán 。
dì yìng xiōng hū chéng dǐ shì , miǎn rèn chà gān tóu zhǐ tiān 。

頌古四十首 其六

—— 釋守珣

難兄難弟問來端,百衲金襴遞代傳。
弟應兄呼成底事,免認剎竿頭指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nàn xiōng nàn dì wèn lái duān , bǎi nà jīn lán dì dài chuán 。
dì yìng xiōng hū chéng dǐ shì , miǎn rèn chà gān tóu zhǐ tiā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难兄难弟一同来询问这个问题,百衲袈裟代代相传,象征着历史的延续。
弟弟回应兄长的呼唤完成了最后的工作,避免了认错方向,就像是一根竹竿指向天空般得准确。
总结:这句古文描述了兄弟间互相扶持,共同解决问题的情景,同时也体现了古人重视传承和准确执行任务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颂古四十首 其六》是由释守珣创作的。诗人以古代僧人的身份,以难兄难弟之情感,表达了一种兄弟间的深厚情谊和师徒之间的真诚互动。诗中用“百衲金襴递代传”这一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僧袍的传承,寓意着宗教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弟兄之间的交往如同这僧袍一般代代相传,传统在兄弟之间传递,凝结成一种坚不可摧的纽带。
诗中提到“免认刹竿头指天”,这句话意味着在信仰和师徒之间,不需要刻意去验证或者怀疑,因为信仰就像是刹竿头指向天空一样,是显而易见的真实。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信仰和师徒关系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的写作风格简洁明了,语言质朴,却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通过这首诗,诗人展现了对于信仰和兄弟情谊的热切赞颂,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承传。这是一首富有内涵的佳作。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守珣写的《颂古四十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守珣介绍:🔈

释守珣(一○七九~一一三四),俗姓施,安吉州(今浙江吴兴)人。初与佛监在蒋山分座说法。出住庐陵之禾山。退藏故里,道俗迎居天圣。後徙安吉何山及天宁。称佛灯守珣禅师,爲南岳下十五世,太平懃禅师法嗣。高宗绍兴四年卒,年五十六。《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四十二首。 查看更多>>

释守珣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