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gǔ sì shí shǒu qí èr jiǔ
颂古四十首 其二九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守珣 (shì shǒu xún)

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熳始擡眸。
饶君便有遮天网,到得牢关即便休。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zhōng rì kàn tiān bù jǔ tóu , táo huā làn màn shǐ tái móu 。
ráo jūn biàn yǒu zhē tiān wǎng , dào dé láo guān jí biàn xiū 。

抒情 哲思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终日只顾低头看着天空,不曾抬头仰望。直到桃花盛开烂漫时,方才抬起头来。
虽然有强大的遮天之网阻挡,但只要能够到达囚禁之处,便能解脱自在。
总结:此文描写一个人长时间专注于某事物,不分心他物,直到某种美好的景象出现时,才有所觉悟。其间,似乎有一股势力阻碍,但终究能够逃离束缚,获得自由。

赏析:
这首诗《颂古四十首 其二九》是由唐代诗人释守珣创作的。诗人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
首先,诗人以“终日看天不举头”来描绘人们沉迷于日常琐事,忙碌于世俗之事,没有时间仰望天空,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繁忙和焦虑。接着,“桃花烂熳始擡眸”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渴望,桃花盛开时,人们才开始仰望,这里桃花可以代表美好的事物和价值观。
诗的下半部分“饶君便有遮天网,到得牢关即便休”则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诗中提到的“遮天网”可以理解为各种世俗纷扰和物质欲望,而“牢关”则代表生命的终点。诗人暗示人们应该在一切尘世之累担之前,擡头仰望天空,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自由。在生命接近尾声时,也应该放下世间的烦恼,迎接心灵的解脱。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守珣写的《颂古四十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守珣介绍:🔈

释守珣(一○七九~一一三四),俗姓施,安吉州(今浙江吴兴)人。初与佛监在蒋山分座说法。出住庐陵之禾山。退藏故里,道俗迎居天圣。後徙安吉何山及天宁。称佛灯守珣禅师,爲南岳下十五世,太平懃禅师法嗣。高宗绍兴四年卒,年五十六。《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四十二首。 查看更多>>

释守珣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