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jū zá shī jiǔ shí shǒu qí sān ○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曹勋 (cáo xūn)

西山隠道室,山光锁葱蒨。
松竹意可揖,芳润欲入馔。
扳携一二友,香火共昏旦。
天台坐忘身,笑领吾所眷。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xī shān yǐn dào shì , shān guāng suǒ cōng qiàn 。
sōng zhú yì kě yī , fāng rùn yù rù zhuàn 。
bān xié yī èr yǒu , xiāng huǒ gòng hūn dàn 。
tiān tāi zuò wàng shēn , xiào lǐng wú suǒ juà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西山有一个隐秘的道室,山光将其围绕得像葱蒨一样。松树和竹子的气质都可招呼,花香美妙欲滋润成为佳肴。亲密的朋友们相互扶持着,香火共同燃烧从黎明到黄昏。我坐在天台上忘却俗世的身份,欢笑着接纳眷恋我的人们。
全诗描绘了一个位于西山的隐秘道室,四周被山光环抱,显得尤为幽静。松竹的风雅气质可招呼,花香扑鼻令人陶醉。诗中还描写了情谊深厚的朋友们相互扶持,共同度过美好时光,一同感受香火从早至晚的闲适生活。最后,诗人坐在天台上,超脱尘世纷扰,笑领众人的眷顾和依恋。全诗透露出宁静和友情的主题。

赏析:这首诗《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三○》由曹勋创作,表达了诗人在山居隐居之地的宁静和舒适。诗中描写了他所居住的地方,以及他的生活状态。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的住处在西山的隐道室,窗外的山光如同锁住了翠绿的山蒿。这个描写呈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暗示着诗人选择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
接着,诗中提到了松竹,这是一种常见于山林的植物,它们代表了自然的清新和宁静,也可以与友人一起品味这份宁静。这种友情与自然相结合,为诗人的生活增添了愉悦之情。
诗人还提到了“香火共昏旦”,这里指的可能是诗人在山居的日常生活,香火可以代表日常祭祀或冥想的活动,与山居的宁静相得益彰,也强调了诗人的宗教信仰或精神修养。
最后两句“天台坐忘身,笑领吾所眷”表达了诗人在山居隐居中,通过冥想或禅修,忘却了尘世的身份,从容地面对生活,笑领自己所珍视的一切。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曹勋写的《山居杂诗九十首》系列:

还为您找到作者曹勋写的 1 首名为《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三○》的诗:

本文作者曹勋介绍:🔈

曹勋(一○九八?~一一七四),字公显,一作功显,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以恩补承信郎,徽宗宣和五年(一一二三)赐同进士出身(《嘉定赤城志》卷三四),仍爲武官。靖康之变从徽宗北迁,至燕山,受密旨间行诣康王。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至南京,以建言忤执政,出於外。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副刘光远使金,中途还,又充馆伴副使。未几,爲报谢副使使金,十二年至金,得请还梓宫及太后。十三年,兼枢密副都承旨。十五年奉祠。二十五年,起知合门事兼干办皇城司。二十九年,再爲称谢副使使金。三十年,提举万寿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一、一四二、一四四、一五○、一五三、一七○、一八五)。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起提举皇城... 查看更多>>

曹勋的诗:

曹勋的词:

  • 谒金门

    春待去。帘外连天飞絮。老大心情慵纵步...

  • 玉楼春

    昔年曾到神清洞。笑领希夷非夙梦。看时...

  • 饮马歌

    边头春未到。雪满交河道。暮沙明残照。...

  • 长寿仙促拍

    舜德日辉光,正初冬盛期。东朝喜、诞生...

  • 长寿仙促拍

    绛阙,正春光到时。当人日、诞芳仪。向...

  • 浣溪沙

    西苑烟光倚槛新。桃花艳艳静无尘。照溪...

  • 浣溪沙

    日上龙城散晓阴。琼芳堂下玉成林。江梅...

  • 酒泉子

    连面霜风。野馆山村逢至日,开怀欲酒杯...

  • 诉衷情

    人情世态饱经过。眼也见来多。忙中掉得...

  • 诉衷情

    得抽头处好抽头。等待几时休。贤且广张...

  • 曹勋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