ǒu shū èr shǒu qí èr
偶书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之仪 (lǐ zhī yí)

通中玉冷梦偏长,花影笼阶月浸廊。
挽断罗巾留不住,觉来犹有去时香。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tōng zhōng yù lěng mèng piān cháng , huā yǐng lóng jiē yuè jìn láng 。
wǎn duàn luó jīn liú bù zhù , jué lái yóu yǒu qù shí xiā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通往玉冷的梦境漫长,花影笼罩着阶梯,月光浸润着走廊。
挽回断裂的罗巾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醒来时依然留有逝去时的芬芳。
总结:这句古文描绘了一个梦中之景,形容梦境冷寂而漫长,花影和月光交织在阶梯和走廊之间。而挽回的罗巾却无法留住逝去的时光,尽管醒来后仍能感受到那时的芬芳。该文抒发了时光易逝、珍贵瞬间难以永久留存的主题。

赏析::
这首古诗《偶书二首 其二》是由唐代诗人李之仪创作。诗人以含蓄细腻的笔触表现了离愁别绪的情感。诗中以冷冽的通中玉、柔和的花影、寂静的月光和意蕴的廊影相互交织,勾勒出了一幅清幽、凄迷的画面。
诗人首句“通中玉冷梦偏长”描绘了夜晚寒冷的通中玉,仿佛凝固了漫长的梦境,形象生动。接着描述了花影笼阶,月光浸入长廊,营造出寂静幽深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挽断罗巾留不住,觉来犹有去时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无法挽留和留恋,即便梦醒,依然感受到时间流逝的痕迹和留存的美好回忆。
整首诗以婉约、深沉的意境描绘了时光流转、离愁别绪的感受,展现出古人对时光的流逝和美好时光的珍视。标签: 感怀, 咏物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之仪写的《偶书二首》系列:

还为您找到作者李之仪写的 1 首名为《偶书二首 其二》的诗:

还为您找到 3 首名为《偶书二首 其二》的诗:

本文作者李之仪介绍:🔈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民国《无棣县志》卷八)。元丰六年(一○八三),曾辟爲祭奠高丽国使书状官(《续资治通监长编》卷三四一)。哲宗绍圣初苏轼知定州,辟爲管勾机宜文字。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适兵败事连累,罢原州通判(同上书卷四九一)。後以元佑党籍贬惠州。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监内香药库,旋因从苏轼辟事勒停(同上书卷五一一)。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又以代作范纯仁遗表忤蔡京,编管太平州,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官终朝请大夫。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後集》二十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李之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姑溪前後集... 查看更多>>

李之仪的诗:

李之仪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