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ǐ bāng zhí chū xún qīng zhōu yú bù jiǔ jiāng fù nán dōu bǐ guī bù jí jiàn yǐ zuò shī zèng bié
李邦直出巡青州余不久将赴南都比归不及见矣作诗赠别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东道初来托故人,南楼频上泗河漘。
江山尚有留人意,樽俎宁当厌客贫。
顾我及秋行不久,问君触热去何因。
西归凉冷霜风後,浊酒清诗谁与亲。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dōng dào chū lái tuō gù rén , nán lóu pín shàng sì hé chún 。
jiāng shān shàng yǒu liú rén yì , zūn zǔ níng dāng yàn kè pín 。
gù wǒ jí qiū xíng bù jiǔ , wèn jūn chù rè qù hé yīn 。
xī guī liáng lěng shuāng fēng hòu , zhuó jiǔ qīng shī shuí yǔ qī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刚到这里,我向老友托付一番事情,频频登上南楼,俯瞰泗河的水潺潺流动。江山景色依旧,我还对留在这里的人有所牵挂,不愿意把酒席和饭食当作招待贫穷客人的肤浅款待。回顾我的行程,虽然离秋天还有些时日,但是我忍不住要问你,你触发离开炎热的原因是什么?等到西行归家,寒冷的霜风吹过后,能有谁陪我共饮浊酒,吟唱清新的诗篇呢?



总结:

这首古诗描写了一位初到他乡的游子,在旅途中遇到故友,登上高楼眺望风景,心中不忍看到离别之景。诗人思念江山和留守的朋友,不愿招待贫穷客人的浅薄待遇。他对未来秋天的离别忧虑不已,好友出行的原因让他好奇。最后,诗人表达了回家后凄凉的心情,希望能有知音共享酒宴和清新的诗歌。整首诗情感真挚,以古文的形式表达了游子的离愁别绪。

赏析:在这首诗中,诗人苏辙以离别为题材,表现了离别时的无奈和惆怅。他以李邦直的身份出巡青州,将要离开故人,面对即将发生的离别,感叹友情难舍。诗人通过描述东道初来、登上泗河漘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离别前的凄凉氛围。诗中的“江山尚有留人意,樽俎宁当厌客贫”,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之情,他希望能够留下来,继续与朋友共享江山,但客贫无法留住他。在面对离别的时刻,诗人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不舍,表现出深厚的人情之愁。诗末两句“西归凉冷霜风後,浊酒清诗谁与亲”,则表达了诗人回到家乡后的寂寞和孤独,与故人的离别使他感到孤单,再也找不到知音,只能在寂寞中饮酒作诗。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

将赴京答李纾赠别 (jiāng fù jīng dá lǐ shū zèng bié)

朝代:唐    作者: 独孤及

胶漆常投分,荆蛮各倦游。
帝乡今独往,沟水便分流。
甘作远行客,深慙不系舟。
思君带将缓,岂直日三秋。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赠李兵马使 (zèng lǐ bīng mǎ shǐ)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身得贰师余气概,家藏都尉旧诗章。
江南别有楼船将,燕颔虬须不姓杨。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奉同汴州李相公勉送郭布殿中出巡 (fèng tóng biàn zhōu lǐ xiàng gong miǎn sòng guō bù diàn zhōng chū xún)

朝代:唐    作者: 戴叔伦

轩车出东阁,都邑遶南河。
马首先春至,人心比岁和。
省风传隐恤,持法去烦苛。
却想埋轮者,论功此日多。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一 (jiāng fù chéng dōu cǎo táng tú zhōng yǒu zuò xiān jì yán zhèng gōng wǔ shǒu yī)

朝代:唐    作者: 杜甫

得归茅屋赴成都,直为文翁再剖符。
但使闾阎还揖让,敢论松竹久荒芜。
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
五马旧曾谙小径,几回书札待潜夫。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与游子卿别久矣比闻其调官端州有怀其人二首 其一 (yǔ yóu zǐ qīng bié jiǔ yǐ bǐ wén qí tiáo guān duān zhōu yǒu huái qí rén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周孚

三吴望百越,霜鹘亦逡巡。
叠叠山愁客,涔涔瘴迫人。
老慵吾自厌,声闻子当频。
莫作飘流想,寒梅不负春。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将赴南巴至余干别李十二 (jiāng fù nán bā zhì yú gān bié lǐ shí èr)

朝代:唐    作者: 刘长卿

江上花催问礼人,鄱阳莺报越乡春。
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赠徐鼎臣常侍 (zèng xú dǐng chén cháng shì)

朝代:唐    作者: 印粲

不将才业暂时夸,人仰声名遍海涯。
月满朝衣听禁漏,更阑分直扫宫花。
谏书未上先焚稾,御笔曾传立草麻。
见说下朝无一事,小池栽苇学僧家。
(见《江南余载》卷下。
)(〖1〗《江南余载》畧谓:徐铉为人忠厚,不以位貌骄人。
有印粲者献诗曰〖诗不重录〗云云。
望按:徐铉有《印秀才至舒州见寻别後寄诗依韵和》及「和印先辈及第後献座主朱舍人郊居之作」,则印粲於时已擢进士第矣。
又按《历代吟谱》录印粲诗二句:「见说下朝无一事,小池栽苇学僧家。
」标其题曰《赠徐鼎臣常侍》,盖此诗之末二句也。
)。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将赴湖南湖上别皇甫曾 (jiāng fù hú nán hú shàng bié huáng fǔ céng)

朝代:唐    作者: 刘长卿

此去君何恨,南行我更遥。
东西湖渺渺,离别雨潇潇。
绿山通春谷,青山过板桥。
浔阳如枉棹,千里有归潮。
(见席刻《刘随州诗集》卷二)。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赠别藤州法曹南剑张仲明 其二 (zèng bié téng zhōu fǎ cáo nán jiàn zhāng zhòng míng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曾丰

黄卷堆胸次,青云出笔头。
小迂蓬岛步,聊作岭南游。
稳口开三语,平心活一州。
阴功终有报,会见袭封侯。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将赴池州道中作 (jiāng fù chí zhōu dào zhōng zuò)

朝代:唐    作者: 杜牧

青阳云水去年寻,黄绢歌诗出翰林。
投辖暂停留酒客,绦帷斜系满松阴。
妖人笑我不相问,道者应知归路心。
南去南来尽乡国,月明秋水只沈沈。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