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sūn duān sǒu sì chéng nóng jù shí wǔ shǒu qiáo fǔ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 樵斧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梅尧臣 (méi yáo chén)

适从伐枯桑,莫悟刃已缺。
蚕工向欲迫,田事不可彻。
丁丁背谷声,役役持柯热。
积薪高於山,焉用先後别。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shì cóng fá kū sāng , mò wù rèn yǐ quē 。
cán gōng xiàng yù pò , tián shì bù kě chè 。
dīng dīng bèi gǔ shēng , yì yì chí kē rè 。
jī xīn gāo wū shān , yān yòng xiān hòu bié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适时去砍枯死的桑树,不要发觉刀刃已经磨损。蚕工在前方急于催促,但田间农务无法完全完成。勤劳的劳动者背着锄头的声音不断回响,他们辛苦地持着柴火取暖。堆积的柴薪高耸如山,不必分先后而分别使用。

全文概述:这篇古文描写了农村的一些景象和劳作情景。其中包括砍枯桑、蚕工催促、田间农务等情景,以及勤劳劳动者辛苦持柴火取暖的景象。作者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勤劳和辛苦。

赏析:这首诗是梅尧臣的《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中的一首,题为“樵斧”。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农村劳作的场景和农人的辛勤劳动。
首先,诗人描述了樵夫用斧头砍伐枯桑的情景,描写了刃已经缺损的斧头,暗示了樵夫长时间的辛勤劳动。这一描写传达了农人艰苦劳作的形象。
接着,诗人提到了蚕工正忙着养蚕,田地的事情也需要处理,强调了农村的农事繁忙,农人的工作任务重。
诗中的“丁丁背谷声”和“役役持柯热”这两句,生动地表现了农人背着谷物和持着柯木(柯木是用来驱赶鸟害的工具)的场景,增强了诗中的农村生活氛围。
最后两句“积薪高於山,焉用先後别”,表达了薪柴已经积得像山一样高,不必再分先后,暗示了农人们的团结和合作。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梅尧臣写的《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 》系列:

本文作者梅尧臣介绍:🔈

本卷作于皇佑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冲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查看更多>>

梅尧臣的诗:

梅尧臣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