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ù guǎng líng dào zhōng sān shǒu qí èr
赴广陵道中三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晁补之 (cháo bǔ zhī)

急鼓冬冬下泗州,却瞻金塔在中流。
帆开朝日初生处,船转春山欲尽头。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jí gǔ dōng dōng xià sì zhōu , què zhān jīn tǎ zài zhōng liú 。
fān kāi cháo rì chū shēng chù , chuán zhuǎn chūn shān yù jìn tóu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急鼓冬冬地前进,下达泗州,然后我看见金塔耸立在河中央。帆船在早晨的阳光初升时扬起,船身转向春天的山景,似乎要一直延伸到尽头。
全文

总结:

这段古文描绘了作者乘船急速前行的情景,他在泗州下船后眺望,看见一座金塔矗立在河流中央。接着,描述了帆船航行时的景象,船在早晨的阳光下扬起帆,转向春天的山脉,似乎要一直延伸到尽头。

这首古诗《赴广陵道中三首 其二》是晁补之创作的,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景物和情感。以下是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晁补之赴广陵的途中所见所感。首先,诗人用“急鼓冬冬下泗州”来描绘船行的场景,暗示了旅途的匆忙和船只行进的声音。接着,诗人提到“却瞻金塔在中流”,金塔象征着佛教的宗教信仰,也让人联想到广陵的美景。
诗中还提到“帆开朝日初生处”,这一句表现了早晨船帆展开的一瞬间,太阳刚刚升起,景色宛如初生,充满活力。最后一句“船转春山欲尽头”则展现了诗人眼前的春山景色,船只行进,山脉一直延伸至远方,给人以无限遐想。
整首诗以其简洁而贴切的语言,勾画出了旅途中的景物,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晁补之写的《赴广陵道中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晁补之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佑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复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於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 查看更多>>

晁补之的诗:

晁补之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