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ì pú qí lín xiāng qū yuè yáng dào zhōng zuò shí shǒu qí yī
自蒲圻临湘趋岳阳道中作十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纲 (lǐ gāng)

鄂渚何尝一日安,澧阳犹喜远江干。
帝妃降矣空遗佩,公子思兮欲采兰。
水带潇湘疑有鴈,地连岭蜀苦无寒。
迂疏自笑谋身拙,却荷朝廷德意寛。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è zhǔ hé cháng yī rì ān , lǐ yáng yóu xǐ yuǎn jiāng gān 。
dì fēi jiàng yǐ kōng yí pèi , gōng zǐ sī xī yù cǎi lán 。
shuǐ dài xiāo xiāng yí yǒu yàn , dì lián lǐng shǔ kǔ wú hán 。
yū shū zì xiào móu shēn zhuō , què hé cháo tíng dé yì kuā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鄂渚从来没有一天是安宁的,澧阳却因为远离江干而依然喜悦。帝妃降临时空留下了佩玉,公子思念着,想要采摘兰花。水面带着潇湘,仿佛有候鸟飞过;大地连接着岭蜀,却少有严寒之苦。我自嘲迂腐,自嘲对谋身事考虑得愚笨,但却蒙受着朝廷的宽厚恩德。
总结:全文:这段古文描写了鄂渚的不安宁与澧阳的喜悦,帝妃的佩玉遗留与公子思兰的心愿,水面和大地的景物,以及作者自嘲自笑的情节。整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对身世和生活的反思,同时展示了他对朝廷宽容恩德的感激之情。

《自蒲圻临湘趋岳阳道中作十首 其一》赏析:
这首诗是李纲创作的,表达了他在旅途中对家乡和帝妃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前程的期许。现在我们来逐句分析:
1. "鄂渚何尝一日安,澧阳犹喜远江干。"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离开故乡鄂州(鄂渚)的不安和思念之情,同时提到了澧阳,暗示了他正在前往岳阳的路上,远离了江干,即家乡。
2. "帝妃降矣空遗佩,公子思兮欲采兰。"
诗中出现了帝妃和公子的情感线索。帝妃可能是指诗人思念的女性,她已经不在身边,只留下了佩饰,而诗人则怀着对她的深情,想要摘取兰花,可能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3. "水带潇湘疑有鴈,地连岭蜀苦无寒。"
这句描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湘江水流湍急,似乎有候鸟飞过,而蜀地则因地理位置较高,不易感受到严寒的气候,这些景象都增添了诗人的旅途之感。
4. "迂疏自笑谋身拙,却荷朝廷德意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谋生之道的不自信,但他却感受到朝廷的宽容和关怀,这可能是在表达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期望。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纲写的《自蒲圻临湘趋岳阳道中作十首》系列:

本文作者李纲介绍:🔈

李纲(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纪,号梁谿居士,邵武(今属福建)人,自其祖始居无锡(今属江苏)。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因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因言事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七年,爲太常少卿。钦宗即位,除兵部侍郎,爲行营参谋官,力主抗金,以姚平仲兵败罢。寻复尚书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使,除知枢密院事。後因反对和议,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建昌军安置,再谪宁江。金兵再至,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纲行次长沙受命,率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而而开封已陷。高宗即位,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因反对避地东南,落职居鄂州。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观文殿... 查看更多>>

李纲的诗:

李纲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