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ng zhōu bái lián sēng zōng yào jiàn yí zhǐ shàn měi shàn gè shū yī shǒu qí liù
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 其六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蔡襄 (cài xiāng)

滉白新牋卷线棱,刮青纤竹缠红藤。
可怜子夜书帷下,一片圆光得未曾。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huàng bái xīn jiān juàn xiàn léng , guā qīng xiān zhú chán hóng téng 。
kě lián zǐ yè shū wéi xià , yī piàn yuán guāng dé wèi cé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滉白新牋,卷线棱,刮青纤竹,缠红藤。可怜子夜,书帷下,一片圆光得未曾。

全文

总结:

诗中描绘了一个景象,滉白的纸张上绘有卷曲的线条和棱角分明的图案,被青色纤细的竹子和红色的藤蔓所环绕。诗人在夜晚子夜时分,坐在帷幕下阅读书籍,书灯下显现出一片未曾见过的明亮光景,令人怜惜。

这首诗《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 其六》是蔡襄所作,诗中表现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场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场景似乎位于漳州的一处僻静之地。首先,诗人提到了一张新牋卷线棱的扇子,这似乎是一种优美的手工艺品,精致而高雅。扇子上刮青的纤竹和红藤的缠绕,勾勒出自然界的美丽。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一个名为“子夜”的人,他在帷幕下书写。子夜可能是个僧侣,因为诗中提到了“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这似乎是在暗示这位僧侣有一些重要的文献或诗作需要传扬。
最后两句“一片圆光得未曾”表达了一种宁静与光明的感觉,似乎在暗示诗人对这一场景的赞美和感慨。整首诗以简洁而清新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充满美感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蔡襄写的《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系列:

本文作者蔡襄介绍:🔈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佑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佑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乾道中,赐谥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 查看更多>>

蔡襄的诗:

蔡襄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