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jiāo sì chéng shī cè sān jué qí sān
题焦寺丞诗册三绝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吕本中 (lǚ běn zhōng)

河朔家人堕渺茫,江南风日正舒长。
已知原上鶺鴒处,更入云间鸿雁行。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hé shuò jiā rén duò miǎo máng , jiāng nán fēng rì zhèng shū cháng 。
yǐ zhī yuán shàng jī líng chù , gèng rù yún jiān hóng yàn xí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河朔地区的家人已经失去了踪迹,不再清楚其去向,而江南地区的风景与阳光正在舒展延长。
我们已经得知原本在天空上的鹭鸟所在,而更多的候鸟飞入了云间,成群结队地飞行。
总结:全文:这首古文描绘了河朔地区家人的迷失和江南风景的美好。它也暗示了鸟类在迁徙过程中的景象,生动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迁徙现象。

赏析:这首诗是吕本中创作的,题目是《题焦寺丞诗册三绝 其三》。诗人通过描写两个不同地域的风景,展现了家乡和江南的不同之处。
首句“河朔家人堕渺茫”,描述了河朔地区的家乡景象,堕渺茫的意象暗示了家乡的广袤和空旷,河朔地区常常有辽阔的平原和草原景观。而接下来的“江南风日正舒长”,则切换到江南的景象,表现了江南地区的温暖和宜人的气候,风光明媚。
接着,诗人提到了鶺鴒(jiélù)和鸿雁,这两者都是鸟类,但分别栖息在不同的地方。鶺鴒常出现在原野和湿地,而鸿雁则常常飞翔于高空云间。这里的描述强调了家乡和江南的地理差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清晰的语言,通过对家乡和江南的景色进行对比,展现了两地的不同特点。标签可以是:“写景”和“地域差异”。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吕本中写的《题焦寺丞诗册三绝》系列:

本文作者吕本中介绍:🔈

吕本中(一○八四~一一四五,据曾几《东莱先生诗集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四),字居仁,学者称东莱先生,开封(今属河南)人。幼以荫授承务郎。徽宗政和、宣和间,官济阴主簿、泰州士曹掾。宣和六年(一一二四),除枢密院编修。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召爲起居舍人,赐进士出身。八年,擢中书舍人,兼侍读,权直学士院。同年十月,因反对和议,罢职,提兴太平观。卒,谥文清。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後人亦将其附入江西诗派。有《东莱先生诗集》二十卷、《外集》三卷,及《紫微诗话》等。《宋史》卷三七六有传。 吕本中诗,前二十卷以宋乾道间沈度刻《东莱先生诗集》(《四部丛刊》... 查看更多>>

吕本中的诗:

吕本中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