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ú tí shí jīng yuàn sān shǒu qí sān
留题石经院三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孤绝山南寺,僧居无限清。
不知行道处,空听暮钟声。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gū jué shān nán sì , sēng jū wú xiàn qīng 。
bù zhī xíng dào chù , kōng tīng mù zhōng shē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孤绝山南的寺庙,僧侣们住在其中,清幽安宁。
但我不知道前往修行的地方,只能空静地倾听暮钟声。
总结:这是一首描述孤寂的南山寺庙和寺内僧侣清净生活的古文,但主人公并不知道自己该前往何处修行,只能在静谧的环境中聆听暮钟声,感受宁静。

赏析:这首诗《留题石经院三首 其三》是苏辙创作的,表达了寺庙中僧侣的宁静和清净生活。诗中描绘了一个位于孤绝山南的寺庙,寺庙僧侣的生活环境非常宁静和幽静。他们远离尘世喧嚣,居住在这个清幽的地方。
诗人表示自己并不清楚僧侣们的修行之路,但他在这个地方能够聆听到傍晚的钟声,这种声音也许能够帮助他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平静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僧侣清静生活的羡慕和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留题石经院三首》系列: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留题石经院三首 其三》的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