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ù shān guǎn qí qī
宿山馆 其七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徐积 (xú jī)

好云入座邀为伴,野火当门借作灯。
汲水卖来樵舍妇,采芝携去竹溪僧。
风岩暴响闻颠木,月幌微明见断冰。
谁信此来无路入,败篱折壁两三层。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hǎo yún rù zuò yāo wèi bàn , yě huǒ dāng mén jiè zuò dēng 。
jí shuǐ mài lái qiáo shè fù , cǎi zhī xié qù zhú xī sēng 。
fēng yán bào xiǎng wén diān mù , yuè huǎng wēi míng jiàn duàn bīng 。
shuí xìn cǐ lái wú lù rù , bài lí zhé bì liǎng sān cé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好云入座邀为伴,野火当门借作灯。
汲水卖来樵舍妇,采芝携去竹溪僧。
风岩暴响闻颠木,月幌微明见断冰。
谁信此来无路入,败篱折壁两三层。

全文描述了一幅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的景象。第一句描绘了云朵缓缓落座,仿佛邀请他人一同观赏,而野火点燃在门前则犹如借来的灯光,照亮了四周的一切。

第二句讲述了一个卖水的樵夫的场景,他的妻子在樵舍之中。而另一边,有人在竹溪采摘芝草,准备带给住在竹溪的僧人。

第三句描述了风声在岩石间的响动,震动着颠倒的树木。而月亮的微光照射下,冰川断裂的景象映入眼帘。

最后一句传达出来作者的感叹,谁能相信这样一处美景竟然没有可供进入的道路。场景中还有一处篱笆和墙壁残破不堪,只有两三层残存。这句话隐喻了生活中的难处和坎坷,反映出生活的不易。

整个古文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以简洁的语言抒发了对自然美景和生活之艰辛的感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徐积写的《宿山馆》系列:

本文作者徐积介绍:🔈

徐积(一○二八~一一○三),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早年曾从胡瑗学(《吕氏童蒙训》)。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续资治通监长编》卷三五七)。神宗数召对,因耳聩不能出仕。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以近臣推荐,爲楚州教授。徽宗崇宁二年除监西京嵩山中岳庙,卒,年七十六(《节孝集》卷三二附王资深撰《节孝先生行状》)。政和六年(一一一六)赐谥节孝处士。以孝行着闻,苏轼称之爲“古之独行也,於陵仲子不能过,然其诗文则怪而放,如玉川子(卢仝)”。着有《节孝集》三十卷、附录一卷。《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徐积诗,以明嘉靖刘佑刻《节孝集》爲底本。参校明抄本、清康熙丙子山阳丘迈刻本(简称康熙本)、影印... 查看更多>>

徐积的诗:

徐积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