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 cháng gān sēng fáng èr shǒu qí èr
书长干僧房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之仪 (lǐ zhī yí)

问讯无尺寸,顺风留岁时。
传闻万金积,未叹一生疲。
突兀端可想,高明还此期。
他年问初祖,却是宁馨儿。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wèn xùn wú chǐ cùn , shùn fēng liú suì shí 。
chuán wén wàn jīn jī , wèi tàn yī shēng pí 。
tū wù duān kě xiǎng , gāo míng huán cǐ qī 。
tā nián wèn chū zǔ , què shì níng xīn ér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询问渊源不可量度,顺风停留佳岁光阴。
传闻虽有无尽财富积累,仍未叹息一生疲惫。
那高耸的端正,可令人想象,高尚的才华仍在此时。
待到来日再问先祖,那便是我,宁馨的名字。
全文总结: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追求卓越的人物,他在问讯和探索中不断进取,靠着自身的才华和努力,在顺利和逆境中坚守自己的初心。传闻他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却依然不因物质而满足,而是对生命保持着不懈的热情和努力。他的端正高尚令人难忘,而他的智慧与才华也在此时显露。展望未来,他自信地说,等到某一天他能再次问到祖先的时候,他的名字将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赏析:: 这首诗《书长干僧房二首 其二》是李之仪创作的,描述了寻访长干僧房的经历和心情。诗人在这里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佛教长干僧房的向往和感受。
首句 "问讯无尺寸,顺风留岁时"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了诗人的访问之旅。"无尺寸" 可能指的是前往僧房的路途不测量,而 "顺风留岁时" 则传达出他的旅途愉快和时间流逝的感觉。
接下来的句子 "传闻万金积,未叹一生疲" 表示了长干僧房的声誉和富饶,而诗人自己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疲倦或羡慕。他保持着一颗淡定的心。
"突兀端可想,高明还此期" 强调了僧房的高远和令人惊叹的美景。诗人似乎在此刻产生了一种对高远境界的思考,同时也在这里找到了某种心灵的安宁。
最后两句 "他年问初祖,却是宁馨儿" 意味着诗人在未来会继续寻访这里,但他的心态将依然平和,不会被名利所困扰,像一个安宁的儿童一样。
标签: 抒情、寻访、心灵、平和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之仪写的《书长干僧房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李之仪介绍:🔈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民国《无棣县志》卷八)。元丰六年(一○八三),曾辟爲祭奠高丽国使书状官(《续资治通监长编》卷三四一)。哲宗绍圣初苏轼知定州,辟爲管勾机宜文字。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适兵败事连累,罢原州通判(同上书卷四九一)。後以元佑党籍贬惠州。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监内香药库,旋因从苏轼辟事勒停(同上书卷五一一)。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又以代作范纯仁遗表忤蔡京,编管太平州,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官终朝请大夫。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後集》二十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李之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姑溪前後集... 查看更多>>

李之仪的诗:

李之仪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