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ù yī quán
六一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董嗣杲 (dǒng sì gǎo)

一别孤山十八年,重来忍见讲堂泉。
当时同出师门下,今日多伤井屋前。
取重欧公名有自,肯教勤老迹空传。
此铭此意流千古,凿石为庵不可眠。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yī bié gū shān shí bā nián , chóng lái rěn jiàn jiǎng táng quán 。
dāng shí tóng chū shī mén xià , jīn rì duō shāng jǐng wū qián 。
qǔ chóng ōu gōng míng yǒu zì , kěn jiào qín lǎo jì kōng chuán 。
cǐ míng cǐ yì liú qiān gǔ , záo shí wèi ān bù kě mi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一别孤山整整十八年,重回时却难忍心见讲堂边的泉水。
当初同出师门,如今却多在井屋前悲伤。
虽然曾获重重欧阳公的赞誉,却不肯传承其勤奋的老一辈的风范。
这篇铭文表达的思想将流传千古,就像凿石而成的庵堂,永远不会沉睡。

总结:

诗人离开孤山十八年,重返时却感叹自己不能再忍心见到当初的学堂和泉水。他们当初和欧阳公一同出师门,如今却多在井屋前伤感。虽然获得过欧阳公的赞誉,但他们却没有传承前辈的勤奋精神。这篇铭文的思想将流传千古,就像凿石而成的庵堂,永远不会沉睡。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 2 首名为《六一泉》的诗:

本文作者董嗣杲介绍:🔈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查看更多>>

董嗣杲的诗:

董嗣杲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