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ǔ rì sān shǒu qí èr
九日三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狂夫老无頼,见逐便忘归。
小酌还成醉,侨居不觉非。
妻孥应念我,风雨未缝衣。
忧患十年足,何时赋式微。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kuáng fū lǎo wú lài , jiàn zhú biàn wàng guī 。
xiǎo zhuó huán chéng zuì , qiáo jū bù jué fēi 。
qī nú yìng niàn wǒ , fēng yǔ wèi fèng yī 。
yōu huàn shí nián zú , hé shí fù shì wēi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狂夫老无赖,见到追逐就忘了回家。
稍稍饮酒便陶醉,在异乡居住不觉得不妥。
妻儿应当思念我,风雨中衣衫未曾缝补。
忧愁和困苦已经十年有余,何时能够平息忧虑。

赏析:这首诗《九日三首 其二》是苏辙创作的。诗人以自己为主角,表现了一位颓废放荡的人物形象,描写了他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
诗中第一句“狂夫老无頼,见逐便忘归。”描绘了诗人的主人公是一个放纵不羁、无拘无束的老人,他常常被追赶、被逐离,却总是一见机会就忘记了归家的路。这句反映了主人公放浪不羁、不拘一格的性格。
第二句“小酌还成醉,侨居不觉非。”暗示主人公喜欢小酌,而即使小酌也容易让他陷入醉意之中。他侨居他乡,却觉得这并不算什么不好的事情,可能也与他的放荡不羁有关。
第三句“妻孥应念我,风雨未缝衣。”表现了主人公的家庭生活已经破碎,妻子和孩子应该在忧虑他的安危,而他自己却仍然颓废不堪,甚至不顾自己的衣衫是否破烂。
最后一句“忧患十年足,何时赋式微。”表示主人公过去的忧虑和困苦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但他的诗才仍然不减。这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文学创作能力的自信。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九日三首》系列:

还为您找到作者苏辙写的 3 首名为《九日三首 其二》的诗:

还为您找到 2 首名为《九日三首 其二》的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