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ù guó yuàn shí yǒng xiāng lú fēng
护国院十咏 香炉峰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韦骧 (wéi xiāng)

由来元化作钧陶,赋象香炉峰势高。
恰似羌庐山下见,不容太白独抽毫。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yóu lái yuán huà zuò jūn táo , fù xiàng xiāng lú fēng shì gāo 。
qià sì qiāng lú shān xià jiàn , bù róng tài bái dú chōu háo 。

護國院十詠 香爐峰

—— 韋驤

由來元化作鈞陶,賦象香爐峰勢高。
恰似羌廬山下見,不容太白獨抽毫。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yóu lái yuán huà zuò jūn táo , fù xiàng xiāng lú fēng shì gāo 。
qià sì qiāng lú shān xià jiàn , bù róng tài bái dú chōu háo 。

繁体原文 收起原文 韵律对照 收起韵律 注音对照 收起注音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从古时起,元化化身为一座高耸的钧陶山,宛如一个形象逼真的香炉峰。
就像在羌庐山脚下见到的一样,不容许太白独自独占一分毫。

全文

总结:

这段文字描写了元化化身为高耸的钧陶山,形似香炉峰。接着比喻太白山处境困难,不容易独占盛名。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元化和太白山的景象和境遇的感慨之情。

赏析:: 这首诗《护国院十咏 香炉峰》是唐代诗人韦骧的作品,以咏史景的形式表现了香炉峰的壮美景色。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壮丽和雄伟之美的赞美之情。
诗中首先以“由来元化作钧陶”开篇,以元化、钧陶两个词,寓意了香炉峰的尊贵和壮美。接着,诗人以“赋象香炉峰势高”一句,巧妙地将香炉峰比喻成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强调了它的雄伟壮丽。同时,通过“赋象”一词,也点明了诗人笔下的景象如同一幅绘画,充满了艺术感。
诗的下半部分,“恰似羌庐山下见,不容太白独抽毫”,将香炉峰与羌庐山和太白山相对照,更加突出了香炉峰的独特之处。羌庐山和太白山都是著名的山川,而香炉峰却在它们之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如同太白山下不容置喙的存在。
这首诗以华丽的辞藻和形象的比喻,将香炉峰的壮美呈现得淋漓尽致。同时,通过对其他名山的对比,突出了香炉峰的独特之处,强调了其在自然景观中的显赫地位。
标签: 写景、咏物、自然美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韦骧写的《护国院十咏 》系列:

本文作者韦骧介绍:🔈

韦骧(一○三三~一一○五),原名让,字子骏,世居衢州,父徙钱塘(今浙江杭州)。仁宗皇佑五年(一○五三)进士,调睦州寿县尉,以母丧不赴。服阕後官兴国军司理参军,历知婺州武义县、袁州萍乡县、通州海门县,通判滁州、楚州。入爲少府监主簿。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擢利州路转运判官,移福建路。元佑七年,召爲主客郎中(《续资治通监长编》卷四七七)。久之,出爲夔州路提点刑狱,知明州。晚年提举杭州洞霄宫。徽宗崇宁四年卒,年七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赋二十卷,今存《钱塘集》有缺佚。《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有传。 韦骧诗,以清丁丙嘉惠堂刊瓶花斋吴氏影写宋乾道本《钱塘韦先生文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 查看更多>>

韦骧的诗:

韦骧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