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zǐ zhān hé táo yuān míng zá shī shí yī shǒu qí yī yī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其一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红炉厄夏景,团扇悲秋凉。
来鸿已遵渚,去燕亦辞梁。
冰蚕怀冻薮,火鼠安炎乡。
曲士漫谈道,夏虫岂知霜。
物化何时休,叹息此路长。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

hóng lú è xià jǐng , tuán shàn bēi qiū liáng 。
lái hóng yǐ zūn zhǔ , qù yàn yì cí liáng 。
bīng cán huái dòng sǒu , huǒ shǔ ān yán xiāng 。
qū shì màn tán dào , xià chóng qǐ zhī shuāng 。
wù huà hé shí xiū , tàn xī cǐ lù cháng 。

写景 哲思

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 其一一

—— 蘇轍

紅爐厄夏景,團扇悲秋凉。
來鴻已遵渚,去燕亦辭梁。
冰蠶懷凍藪,火鼠安炎鄉。
曲士漫談道,夏蟲豈知霜。
物化何時休,嘆息此路長。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

hóng lú è xià jǐng , tuán shàn bēi qiū liáng 。
lái hóng yǐ zūn zhǔ , qù yàn yì cí liáng 。
bīng cán huái dòng sǒu , huǒ shǔ ān yán xiāng 。
qū shì màn tán dào , xià chóng qǐ zhī shuāng 。
wù huà hé shí xiū , tàn xī cǐ lù cháng 。

繁体原文 收起原文 韵律对照 收起韵律 注音对照 收起注音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红炉厄夏时,团扇悲秋凉。
来鸿已遵渚,去燕亦辞梁。
冰蚕怀冻薮,火鼠安炎乡。
曲士漫谈道,夏虫岂知霜。
物化何时休,叹息此路长。
全文表达了夏末秋初的景象与感叹。红炉象征酷暑依然难解,团扇唤起人们对凉爽秋风的悲切向往。来往的候鸟鸿雁顺从水面,而燕子却告别高楼。冰蚕怀抱寒冬中的草木,而火鼠安居在炎热之地。曲士们纵谈人生道理,夏虫却无从理解严寒的滋味。作者对万物的变化不断,心生叹息,觉得前路漫漫。

赏析:这首诗《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其一一》是苏辙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诗中以夏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红炉、团扇、来鸿、去燕等元素,展现了时节的更迭和自然界的变化。红炉厄夏景,反映了酷暑难耐的气候,团扇悲秋凉则表现出夏秋之交的凉爽感。来鸿已遵渚、去燕亦辞梁,描述了候鸟的飞行,寓意着季节的流转。
接着,诗人通过冰蚕怀冻薮、火鼠安炎乡等对比,反映了不同生物对于季节的适应能力,进一步突显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夏虫岂知霜,表达了自然界的无情与生物的无知,强调了人类的思考和感慨。
最后两句“物化何时休,叹息此路长”,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无穷的疑问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整首诗以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为线索,深刻反映了人生百态和自然界的息息相关,引发人们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思考。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