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tōng fǔ jiàn zèng èr shǒu qí yī
和通甫见赠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韦骧 (wéi xiāng)

几年持养副天成,造次云为必中程。
乐内何希傥来贵,畏知唯有白丝清。
蓬瀛尚欠文章手,寰海徒传学行声。
今日诗筒互酬唱,他时回记岂忘情。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jǐ nián chí yǎng fù tiān chéng , zào cì yún wèi bì zhōng chéng 。
lè nèi hé xī tǎng lái guì , wèi zhī wéi yǒu bái sī qīng 。
péng yíng shàng qiàn wén zhāng shǒu , huán hǎi tú chuán xué xíng shēng 。
jīn rì shī tǒng hù chóu chàng , tā shí huí jì qǐ wàng qíng 。

抒情 赞美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几年来持养副天成,每次出行都云为必定中程。
快乐之中何希望有幸,只怕知己唯有白丝清。
蓬莱仙岛上还欠缺优美的文章之手,世间广阔却传扬着学识和行为的名声。
今天的诗篇彼此互相赞颂,将来回忆时定不会忘怀这份情意。

全文

总结:

作者感叹多年以来的修养与努力,每次行事都似乎命中注定。他对快乐的追求不过希望能够得到贵人相助,唯恐没有知己可以倾诉心声。然而,蓬莱仙岛上尚且缺少杰出的文学才子,而世间却流传着学识和品德的佳话。当前的诗人互相赞美,日后回忆必定不会忘怀这份深情厚意。

赏析:这首古诗《和通甫见赠二首 其一》是唐代诗人韦骧创作的作品。诗人以贬谪宦途的通甫为题材,表现了通甫因忠直而被贬谪,但依然保持清白心灵的形象。诗中,诗人以深沉的哲理和豪放的情怀,讴歌了通甫坚持真理、不畏权贵的高尚品格,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钦佩和赞美之情。
诗人首先以“几年持养副天成,造次云为必中程”表现通甫聪明才智,具备卓越的才华和理想,预示通甫将有一番非凡的事业。接着,“乐内何希傥来贵,畏知唯有白丝清”表现通甫不图功名利禄,清心寡欲,保持了内心的洁净和纯真。诗中的“蓬瀛尚欠文章手,寰海徒传学行声”则表现出通甫虽然才华横溢,但因为时局的限制,无法施展其文学才华,只能默默传承学问,显得无奈和遗憾。
最后两句“今日诗筒互酬唱,他时回记岂忘情”表达了诗人和通甫相互赋诗,共同歌颂理想,希望将来有机会回忆起这段真挚的友谊和共鸣。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韦骧写的《和通甫见赠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韦骧介绍:🔈

韦骧(一○三三~一一○五),原名让,字子骏,世居衢州,父徙钱塘(今浙江杭州)。仁宗皇佑五年(一○五三)进士,调睦州寿县尉,以母丧不赴。服阕後官兴国军司理参军,历知婺州武义县、袁州萍乡县、通州海门县,通判滁州、楚州。入爲少府监主簿。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擢利州路转运判官,移福建路。元佑七年,召爲主客郎中(《续资治通监长编》卷四七七)。久之,出爲夔州路提点刑狱,知明州。晚年提举杭州洞霄宫。徽宗崇宁四年卒,年七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赋二十卷,今存《钱塘集》有缺佚。《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有传。 韦骧诗,以清丁丙嘉惠堂刊瓶花斋吴氏影写宋乾道本《钱塘韦先生文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 查看更多>>

韦骧的诗:

韦骧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