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chí tián shè zá shī jiǔ shǒu qí bā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其八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苍然涧下松,不愿世雕刻。
斧斤百夫手,牵挽千牛力。
断成华屋柱,加以缀衣饰。
人心喜相贺,松心终自惜。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cāng rán jiàn xià sōng , bù yuàn shì diāo kè 。
fǔ jīn bǎi fū shǒu , qiān wǎn qiān niú lì 。
duàn chéng huá wū zhù , jiā yǐ zhuì yī shì 。
rén xīn xǐ xiāng hè , sōng xīn zhōng zì xī 。

和遲田舍雜詩九首 其八

—— 蘇轍

蒼然澗下松,不願世雕刻。
斧斤百夫手,牽挽千牛力。
斷成華屋柱,加以綴衣飾。
人心喜相賀,松心終自惜。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cāng rán jiàn xià sōng , bù yuàn shì diāo kè 。
fǔ jīn bǎi fū shǒu , qiān wǎn qiān niú lì 。
duàn chéng huá wū zhù , jiā yǐ zhuì yī shì 。
rén xīn xǐ xiāng hè , sōng xīn zhōng zì x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苍然涧下的松树,不愿被世俗雕刻改变。像是被百名工匠的斧斤所牵引,却能承受千头牛的力量。即便被斧斤断成华丽的屋柱,却被人们用来加以装饰衣饰。人们欢喜地相互祝贺,但松树的内心最终只能自我怜惜。

全诗以描述松树为中心,表达了松树坚贞不屈的个性和自我保护的情感。它不愿随波逐流,宁愿保持本真,即使经历了众多的风雨考验,也能保持自己的独特价值和美丽。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比喻,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个性坚强、不受世俗影响的崇尚,传达了一种坚持真我、独立自尊的精神境界。

赏析:这首《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其八》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松树的形象反映了作者对朴实、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的思考。
首先,诗中以“苍然涧下松”为开篇,苍然一词表现了松树的青翠和生命力,也寓意着作者向往的宁静、朴实的生活场景。松树被置于涧下,远离世俗喧嚣,具有一种远离尘世的姿态。
接着,诗中提到“斧斤百夫手,牵挽千牛力”,这一描写表现了建筑松屋的辛勤劳动,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合作。松树被用于建筑,彰显了松木的坚固和有用之处。
然后,诗人写到“断成华屋柱,加以缀衣饰”,这句话强调了松木的多功能性。它既可以用来做建筑的柱子,又可以作为装饰物品,再次强调了松木的价值。
最后,诗句“人心喜相贺,松心终自惜”传达了一个有趣的思想,即人们为了松木的用途而高兴相庆,但松树自己也因此而感到可惜。这种巧妙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的尊重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和迟田舍杂诗九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