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ì yùn tí huà juàn sì shǒu xuě xī chéng xìng
次韵题画卷四首 雪溪乘兴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亟往遄归真旷哉,聋人不信有惊雷。
虽云不必见安道,已误扁舟犯雪来。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jí wǎng chuán guī zhēn kuàng zāi , lóng rén bù xìn yǒu jīng léi 。
suī yún bù bì jiàn ān dào , yǐ wù piān zhōu fàn xuě lái 。

抒情 咏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急忙返回真实的广阔世界啊,像聋子不相信有惊雷一样。虽然说不必去见安道先生,却已经错过了回家的船只,迎着飘雪来时。

全诗写出了诗人急于回家的心情,用“遄归”形容急迫返程,意欲尽早回到真实的世界。然而,有些人却像聋子一样不相信雷声的存在,暗示有些人对诗人的归来漠不关心。诗人虽然明白不必去拜访安道先生,但已经错过了回家的良机,不得不在飘雪中徒步归程。全诗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急和无奈。

赏析:
苏辙的这首诗《次韵题画卷四首 雪溪乘兴》以豁达潇洒的心态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诗人以雪溪为背景,通过雪溪的景象展现了他内心的豁达和对生活的享受。他形象地表达了急切追求真实和广阔的心情,同时也表现出一种不受外界干扰,自信自主的态度。
首句“亟往遄归真旷哉”,诗人表达了急于追求真实、广阔的心情。他用“亟往”表现出迫不及待的心情,渴望前往真实、辽阔的境界。而“真旷哉”则强调了他心灵所向往的自由开阔之境。
接着诗中用“聋人不信有惊雷”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宽广心境的追求。这句话意喻自由心情的广阔,以及聋者无法体验自然之声的概念,呼应了诗人内心的追求。
然后诗句“虽云不必见安道,已误扁舟犯雪来”,表现了诗人对于行动的果断和无畏。他不惧雪暴,直接前行,形象地展现了他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由的追求。
最后,整首诗以简洁的表述,通过雪溪的景象表达了豁达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次韵题画卷四首 》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