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ó mù niǎo èr shǒu qí yī
啄木鸟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魏野 (wèi yě)

爪利嘴还刚,残阳啄更忙。
千林蠹如尽,一腹馁何妨。
形小过槐陌,声高近草堂。
岂同闲燕雀,唯解占雕梁。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zhuǎ lì zuǐ huán gāng , cán yáng zhuó gèng máng 。
qiān lín dù rú jìn , yī fù něi hé fáng 。
xíng xiǎo guò huái mò , shēng gāo jìn cǎo táng 。
qǐ tóng xián yàn què , wéi jiě zhàn diāo liá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爪利的鸟嘴还是很忙碌的,夕阳慢慢西落,它仍然在啄食。
千百林木都被啄食得差不多了,但它一腹食物不足并不在乎。
它的体型虽小,却能在槐树的小巷间穿行,它的歌声高亢,几乎靠近了人们的草堂。
虽然和闲散的燕雀们不同,它只知道占领高高的雕梁栖息。



总结:

诗人描写了一只爪利嘴鸟的生动形象,它虽然体型小巧,却努力啄食,不畏艰难,不在乎食物匮乏。它自由自在地在槐树间飞舞,歌声高亢,与普通燕雀不同,只愿意栖息在高耸的雕梁上。这首诗通过鸟儿的形象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自由的追求。

《啄木鸟二首 其一》是魏野的一首古诗,通过描述啄木鸟的特点和行为,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和追求。这首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赏析:
首先,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将啄木鸟的形态和习性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中提到爪利嘴还刚,残阳啄更忙,表现了啄木鸟坚韧不拔的精神,它们在残阳下仍然勤劳地啄食,不因一腹馁而放弃。这展示了生命的顽强和对食物的渴望。
其次,诗中还涉及了啄木鸟的栖息地,形小过槐陌,声高近草堂。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将啄木鸟的小巧形态和高亢的啄木声音与槐陌和草堂进行对比,强调了啄木鸟的与众不同,以及它们选择的栖息地。
最后,诗的最后两句“岂同闲燕雀,唯解占雕梁”,进一步突出了啄木鸟的独特性。它们不同于普通的燕雀,而是选择占据高高的雕梁,象征着它们对更高追求的渴望。
标签:
- 抒情
- 咏物
- 动物
- 自然
- 坚韧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魏野写的《啄木鸟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魏野介绍:🔈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後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於世。死後,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钜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钜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查看更多>>

魏野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