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ǔ zì mù chūn yǔ kè yàn yě qù tíng fǔ yǎng sān shí shǐ fù zài zhì zé huā mù yì mào tíng yì shāo qì yǐ yīn sī qù suì chóng jiǔ zhī jí lǎn wù zēng kǎi tí sān xiǎo shī qí yī
予自暮春与客燕野趣亭俛仰三时始复再至则花木益茂亭亦稍葺矣因思去岁重九之集览物增慨题三小诗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光 (lǐ guāng)

经时不到严家馆,千树槟榔一径深。
莫把小亭频展拓,恐妨幽步绿苔侵。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jīng shí bù dào yán jiā guǎn , qiān shù bīn láng yī jìng shēn 。
mò bǎ xiǎo tíng pín zhǎn tuò , kǒng fáng yōu bù lǜ tái qī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经过时不到严家馆,千树槟榔一条小路很深。
不要频繁地扩展小亭,恐怕会干扰幽静的步行,让绿苔侵蚀。
总结:诗中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景象,经过时未能到达严家馆,只见一条深邃的小路旁种满了茂盛的槟榔树。诗人告诫不要频繁地扩建小亭,以免干扰到幽静的步行环境,让绿苔长满了小亭。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恬静和清幽的美感。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述作者在燕野趣亭的感受和景色,可以标签为"写景"和"抒情"。
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在燕野趣亭的观景为背景,表达了他在这个美丽的环境中的感受。诗中提到了经过了一段时间后再次来到这个地方,景色变得更加美丽,花木茂盛,亭子也稍有修葺。这种变化令作者感到惊讶和喜悦。
诗中的"千树槟榔一径深"描绘了槟榔树成千上万,形成了一条幽深的小径,增加了诗中环境的幽静和深邃感。同时,作者提醒读者不要频繁地扩展小亭,以免破坏了这里幽静的绿苔,强调了自然之美和宁静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燕野趣亭的美丽景致的欣赏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光写的《予自暮春与客燕野趣亭俛仰三时始复再至则花木益茂亭亦稍葺矣因思去岁重九之集览物增慨题三小诗》系列:

本文作者李光介绍:🔈

李光(一○七八~一一五九),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舆地纪胜》卷二四、一二五)越州上虞(今浙江虞东南)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入爲符宝郎,以言事贬监汀州酒税。钦宗即位,擢右司谏,迁侍御史。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擢秘书少监。三年,知宣州。改知临安府。绍兴元年(一一三一),除知婺州,甫至郡,擢吏部侍郎。二年,授淮西招抚使,改江东安抚大使、知建康府兼寿春府,落职提举台州崇道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一、五二、五八)。寻知湖州,历知平江府、台州、温州。七年,爲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同上书卷一一七)。八年,拜参知政事。九年,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 查看更多>>

李光的诗:

李光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