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ú sōng dào zhōng èr shǒu qí yī
吴松道中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晁补之 (cháo bǔ zhī)

停舟傍河浒,四顾尽荒原。
日落狐鸣冢,天寒犬吠村。
系帆凌震泽,抢雨入盘门。
怅望夫差事,吴山閟楚魂。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tíng zhōu bàng hé hǔ , sì gù jìn huāng yuán 。
rì luò hú míng zhǒng , tiān hán quǎn fèi cūn 。
xì fān líng zhèn zé , qiǎng yǔ rù pán mén 。
chàng wàng fū chāi shì , wú shān bì chǔ hú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停舟在河滨的浒地,四处眺望,尽是荒原。太阳落下,狐狸在冢上鸣叫,天寒时村里狗吠不止。系好帆,驾船飘过波涛汹涌的湖泽,冒雨进入盘门(古代的一种门型)。怀念夫差的事迹,思念吴山,也感慨楚国的魂魄。
全文总结:诗人停船在荒凉的河滨浒地,眺望四周景象。太阳落山时,听到狐狸的鸣叫,而天寒时则听到村中狗的吠声。他驾船穿越波涛汹涌的湖泽,冒雨进入盘门,并在此地怀念夫差的事迹,思念吴山,感慨楚国的魂魄。

赏析:这首诗是晁补之创作的《吴松道中二首 其一》。诗人通过描绘停舟在河浒之旁的场景,展现了一幅寂静而凄凉的画面。诗中以日落、狐鸣、天寒、犬吠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荒野之感,强调了大自然的荒凉和寂寥。
诗人还以巧妙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情感。诗中提到的吴山和楚魂,暗示了吴越之间的恩怨情仇,以及夫差的故事,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度和情感内涵。
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感受,以及对历史传说的回忆和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寓意,诗人成功地将自然景物和人情历史相融合,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晁补之写的《吴松道中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晁补之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佑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复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於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 查看更多>>

晁补之的诗:

晁补之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