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 tài mǔ huán yú xǐ jí chéng gē
闻太母还舆喜极成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黄公度 (huáng gōng dù)

呜呼祸变稔前朝,都城千雉摧天骄。
翠华北征沙漠遥,六宫万里从翬褕。
我皇龙飞守宗祧,周宣汉武见今朝。
问安视膳阻夙宵,位极万乘心何聊。
大哉圣孝回天眷,万类革心非革面。
天边驿骑急星电,传报騩舆涉淮甸。
小臣喜极手欲拚,朝坤一夜欢声遍。
遥想千官会星弁,拜舞称觞长乐殿。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wū hū huò biàn rěn qián cháo , dōu chéng qiān zhì cuī tiān jiāo 。
cuì huá běi zhēng shā mò yáo , liù gōng wàn lǐ cóng huī yú 。
wǒ huáng lóng fēi shǒu zōng tiāo , zhōu xuān hàn wǔ jiàn jīn zhāo 。
wèn ān shì shàn zǔ sù xiāo , wèi jí wàn shèng xīn hé liáo 。
dà zāi shèng xiào huí tiān juàn , wàn lèi gé xīn fēi gé miàn 。
tiān biān yì qí jí xīng diàn , chuán bào guī yú shè huái diàn 。
xiǎo chén xǐ jí shǒu yù pīn , cháo kūn yī yè huān shēng biàn 。
yáo xiǎng qiān guān huì xīng biàn , bài wǔ chēng shāng cháng lè diàn 。

古文观止 史论 传记 序文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
  《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只有乐工(是所溺的成分)吗?于是作《伶官传》。

注释:
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
原:推本求源,推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猪、羊各一头作祭品。牢,祭祀用的牲畜。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抑:或者
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
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乃:你,你的。
顾:看。
函:用木匣装。
忽微:极细小的东西。
纳:放回。
仇雠:仇敌。
《书》曰:语出《尚书·大禹谟》。
及:等到。
所溺:沉溺迷爱的人或事物。


评析

  这是一篇著名的史论。作者认为,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并扼要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具体论断,精辟透彻,发人深省。

  本文阐明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五代后唐庄宗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例据典型而有说服力。在写法上,则欲抑而先扬,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与人”的结论,显得更加令人信服。

  文章笔力雄健而有气势,表达情见乎辞,篇幅虽然短小,却是一篇搏兔而用全力之作。

  文中所议论的后唐庄宗李存勖是沙陀族人李克用之长子,是五代的风云人物。李克用在临终之前,以三矢付庄宗要他报仇,叮嘱切切。李克用死后,李存勖嗣位,他谨记父亲遗言,讨刘仁恭,伐契丹,灭后梁,建立了后唐政权。但称帝后却沉迷于奢侈享乐的生活,宠信伶人,不问国事。四方藩镇见伶人被宠爱,纷纷贿以财物,谋取私利。而那些正直的臣僚因不肯行贿,为伶人谗言所诬陷,竟无辜被杀。后唐国政于是日趋衰败,动乱接连而生,李存勖本人最终也死在他极为宠信的伶人郭从谦的手中.。欧阳修目睹国家积弱不振的现实和当权者的骄奢淫逸,忧心仲仲,正是出于以古鉴今的考虑。欧阳修在这篇史论中,提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见解,意在为当时的统治者敲响警钟,可谓寄语深长,发人深省。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黄公度介绍:🔈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召爲秘书省正字。因忤秦桧,被论予词。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桧卒,召爲考功员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查看更多>>

黄公度的诗:

黄公度的词:

  • 点绛唇

    夜寒江净山含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 千秋岁

    郁葱佳气。天降麒麟瑞。回首处,江城外...

  • 菩萨蛮

    高楼目断南来翼。玉人依旧无消息。愁绪...

  • 青玉案

    邻鸡不管离怀苦,又还是、催人去。回首...

  • 卜算子

    寒透小窗纱,漏断人初醒。翡翠屏间拾落...

  • 好事近

    湖上送残春,已负别时归约。好在故园桃...

  • 菩萨蛮

    眉尖早识愁滋味。娇羞未解论心事。试问...

  • 卜算子

    薄宦各东西,往事随风雨。先自离歌不忍...

  • 眼儿媚

    一枝雪里冷光浮。空自许清流。如今憔悴...

  • 朝中措

    幽香冷艳缀疏枝。横影卧霜溪。清楚浑如...

  • 黄公度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

挽贾平章生母 其一 (wǎn jiǎ píng zhāng shēng mǔ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王义山

有子万事足,相与乐湖山。
花迳板舆稳,萱庭衮服斑。
轲亲荣鼎养,鲁国忽丧还。
元气极之母,生贤奠两间。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浮丘道人招魂歌 其二 (fú qiū dào rén zhāo hún gē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汪元量

有母有母死南国,天气黯淡杀气黑。
忍埋玉骨崖山侧,蓼莪劬劳泪沾臆。
孤儿以忠报罔极,拔舌剖心命何惜。
地结苌弘血成碧,九泉见母无言责。
呜呼二歌兮歌复忆,魂招不来长叹息。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淳熙己酉二月二日皇帝登宝位鎡获厠廷绅辄成驩喜口号十首 其八 (chún xī jǐ yǒu èr yuè èr rì huáng dì dēng bǎo wèi zī huò cè tíng shēn zhé chéng huān xǐ kǒu hào shí shǒu qí bā)

朝代:宋    作者: 张鎡

圣父移居太母傍,銮舆躬侍袭龙香。
乍从黄繖窥天表,愈觉英资似寿皇。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动物

诗挽楼少阳所生母夫人 (shī wǎn lóu shào yáng suǒ shēng mǔ fū rén)

朝代:宋    作者: 姜特立

继室侯家古有闻,荧煌还得配枢臣。
香严童子先成佛,琐骨仙人後化身。
共喜伯仁今有母,何妨小德外无亲。
向来已悟空乘法,合作西方会上人。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太淑人叶氏挽词 其二 (tài shū rén yè shì wǎn cí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楼钥

为国生贤子,三迁备母慈。
版舆崇色养,从櫜勉论思。
戏舞老莱子,平反隽不疑。
孝心天罔极,肠断蓼莪诗。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还丹歌 (huán dān gē)

朝代:唐    作者: 贺兰求

青龙起,白虎卧,玄武飞,朱雀坐,黄龙中央自结里。
母怜子,子怜母,炉中结成云一朵。
(《金液还丹百问诀》。
)。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动物

登仕郎曾忠佐迎母王于乐氏母许新居成即归于是筑第高沙极轮奂母欲迁而逝乃虚中堂榜之曰思永为赋四韵 (dēng shì láng céng zhōng zuǒ yíng mǔ wáng yú lè shì mǔ xǔ xīn jū chéng jí guī yú shì zhù dì gāo shā jí lún huàn mǔ yù qiān ér shì nǎi xū zhōng táng bǎng zhī yuē sī yǒng wèi fù sì yùn)

朝代:宋    作者: 周必大

夏屋渠渠斲采椽,笋舆就养有成言。
南陔久叹薪吹棘,北户空劳草树萱。
堂上只容瞻像设,寝中那复问寒暄。
朝思夕念嗟何及,彷佛神游入梦魂。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挽李尚书母太淑人 其二 (wǎn lǐ shàng shū mǔ tài shū rén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黄干

紫橐光先烈,青衫拾世科。
家声今益振,母训昔应多。
方听焚舟誓,俄闻鼓缶歌。
定非孙与祖,一战一言和。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太乙宫迎驾 (tài yǐ gōng yíng jià)

朝代:宋    作者: 任希夷

侵夕犹烦雨洒尘,銮舆才御霁光分。
龙顔喜动双黄繖,花帽装成五采云。
清跸一声天下喜,箫韶九奏世闲闻。
侍臣扈从沾天宴,亲举尧觞更一欣。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动物

韩子温母秦国太夫人挽诗 其二 (hán zǐ wēn mǔ qín guó tài fū rén wǎn shī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蔡戡

八座太夫人,疏封大国秦。
酇侯仍有子,陶母不忧贫。
四纪恩光渥,三朝锡赉频。
哀荣极终始,当代更谁伦。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