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 bái shān qí yǔ shī wǔ shǒu qí èr
太白山祈雨诗五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山岩岩,奠南西。
嗟我民,匪神依。
伐山木,蓺稷黍。
求既多,诉不已,犹我许兮。

平平平,仄平平。
平仄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
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shān yán yán , diàn nán xī 。
jiē wǒ mín , fěi shén yī 。
fá shān mù , yì jì shǔ 。
qiú jì duō , sù bù yǐ , yóu wǒ xǔ x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山上有岩石嵌在南西方。
哀叹我的百姓啊,无法依靠神灵。
砍伐山上的木材,种植稻谷和黍谷。
请求既多,诉说不尽,但我依然答应你们。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和对他们生活困境的理解,但又无能为力。诗人见证了百姓的艰辛,他们虽然请求帮助不断,诉说不尽,但神灵似乎对他们的苦难漠不关心。诗人仍然心存慈悲,愿意尽力满足百姓的期望。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关切,以及对神灵是否存在和是否能解决问题的疑问。

赏析:苏辙的《太白山祈雨诗五首 其二》表达了作者对民众干旱所带来的苦痛之情以及对自然的呼唤。这首诗使用了山岩、山木、稷黍等自然元素来描绘旱情,展示了自然界的干旱景象。作者通过诉说民众的苦痛,以及对神明的祈求,表达了自己对民众疾苦的同情和对神明的依赖。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太白山祈雨诗五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