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sū gōng zuǒ xiū zhuàn zhī zǐ zhōu
送苏公佐修撰知梓州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乘轺旧西蜀,出镇复东川。
父老知遗爱,壶浆定满前。
江山昔年路,旄节异邦权。
望重朝中旧,疆分剑外天。
岁登无猛政,蛮服罢防边。
去国身虽乐,忧时论独坚。
孤诚抱松直,汇进比茅连。
我亦相从逝,疏狂且自全。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

chéng yáo jiù xī shǔ , chū zhèn fù dōng chuān 。
fù lǎo zhī yí ài , hú jiāng dìng mǎn qián 。
jiāng shān xī nián lù , máo jié yì bāng quán 。
wàng chóng cháo zhōng jiù , jiāng fēn jiàn wài tiān 。
suì dēng wú měng zhèng , mán fú bà fáng biān 。
qù guó shēn suī lè , yōu shí lùn dú jiān 。
gū chéng bào sōng zhí , huì jìn bǐ máo lián 。
wǒ yì xiāng cóng shì , shū kuáng qiě zì qu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乘着古老的轮船,离开了西蜀的故乡,再次前往东川。
敬爱的长辈们留下了深厚的感情,壶中的酒已经注满了前方。
曾经走过的江山如今变了模样,旗帜飘扬的是另一个国家的权威。
远望着曾经在朝廷中崇尚的事物,领土的划分已经超出了天边。
岁月流转中,没有出现强势的政权,蛮族的服从使边境的防备减少了。
离开了故土,身心虽然感到愉悦,但在动荡时期仍坚守自己的忧虑。
我坚守着我的诚信和坚定的信念,融入了比茅草更坚韧的一脉。
我也会像他们一样逝去,自由奔放又保全自身。

赏析:这首诗《送苏公佐修撰知梓州》是苏辙的作品,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朝廷之忧的感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苏辙以豪迈之笔写下离别之情,他坐着轺车离开了西蜀,回到了东川,这是一次离乡背井的行程。他在诗中提到"父老知遗爱",表现了乡亲们对他的深厚感情,同时壶浆盛满,显现出了乡土之情。
诗中还提到了江山的变迁,旄节异邦权的意象表明了国家政权的更迭和边疆的风云变幻。望着远去的朝廷,他感叹"望重朝中旧,疆分剑外天",表现了对朝政的忧虑和对国家局势的担忧。
在后面的诗句中,他提到了一些政治上的变化,如"岁登无猛政,蛮服罢防边",暗示着政策的柔和和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但他仍然对时局感到担忧,表现出忧国忧民之心。
最后,苏辙表现出自己坚持真诚的品格,"孤诚抱松直,汇进比茅连",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仰。他表示,虽然自己离开了国家,但仍然会坚守初心。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

贺曾修撰帅江陵 其二 (hè céng xiū zhuàn shuài jiāng líng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董颖

荆州刺史苏州似,可但超然五字诗。
试问清香凝寝处,何如夜雨对床时。
风流云散心方折,月落参横角更悲。
堂下为公理修竹,琳琅他日照幽姿。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

送苏修撰赴阙四首 其三 (sòng sū xiū zhuàn fù quē sì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张载

阖辟天机未始休,袗衣胝足两何求。
巍巍只为苍生事,彼美何尝与九州。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

送周正儒知梓州 (sòng zhōu zhēng rú zhī zǐ zhōu)

朝代:宋    作者: 孔武仲

东蜀国巨屏,梓州天一方。
浯川点城郭,剑阁护池隍。
镇抚须贤守,吁俞辍省郎。
不应嗟远别,垂组正夸乡。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

胡邦衡以集英殿修撰知漳州正人起废有识相贺诗以志喜 (hú bāng héng yǐ jí yīng diàn xiū zhuàn zhī zhāng zhōu zhèng rén qǐ fèi yǒu shí xiàng hè shī yǐ zhì xǐ)

朝代:宋    作者: 王十朋

左右同时两舍人,莫年得郡偶为邻。
泉山久着痴顽老,漳浦新除正直人。
热撰可能酬壮节,炎州聊复屈朱轮。
拾遗补过须公辈,汲黯行归侍紫宸。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

秘阁修撰雷文卿挽章二首 其二 (mì gé xiū zhuàn léi wén qīng wǎn zhāng èr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曹彦约

访我鸣琴日,闻公吐屑言。
循良临武政,忠愤大奚冤。
厥後依英簜,新来近达尊。
却归桑梓路,忍对建昌门。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

送贾讷朝奉通判眉州 (sòng jiǎ nè cháo fèng tōng pàn méi zhōu)

朝代:宋    作者: 苏辙

归念长依落日边,壶浆今见逆新官。
声传已觉讴歌遍,身到前知政令宽。
民病贤人来已暮,时平蜀道本无难。
明年我欲修桑梓,为赏庭前荔子丹。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

送光泽苏县丞 (sòng guāng zé sū xiàn chéng)

朝代:宋    作者: 林希逸

种花城里谈经席,三载何曾有束修。
别换头衔聊佐邑,重拈手板向邻州。
松厅莫笑无公事,蕖幕时能致俊流。
握手溪干留饮去,相思那肯靳书邮。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

寄梓州才 (jì zǐ zhōu cái)

朝代:宋    作者: 赵拚

锦城匝地清风起,为得梓州书一纸。
莫问分符隔两川,水月东西共千里。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

送苏修撰赴阙四首 其二 (sòng sū xiū zhuàn fù quē sì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张载

道大宁容小不同,颛愚何敢与机通。
井疆师律三王事,请议成功器业中。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

送苏修撰赴阙四首 其一 (sòng sū xiū zhuàn fù quē sì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张载

秦弊於今未息肩,高萧从此法相沿。
生无定业田疆坏,赤子存亡任自然。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