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rèn shī zhōng tōng pàn huáng zhōu
送任师中通判黄州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一别都门今五年,剧谈精壮故依然。
厌居巴蜀千山底,决住荆河十顷田。
老去功名无意取,身闲诗笔更能专。
黄州无事聊须饮,世俗方今自足贤。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yī bié dōu mén jīn wǔ nián , jù tán jīng zhuàng gù yī rán 。
yàn jū bā shǔ qiān shān dǐ , jué zhù jīng hé shí qǐng tián 。
lǎo qù gōng míng wú yì qǔ , shēn xián shī bǐ gèng néng zhuān 。
huáng zhōu wú shì liáo xū yǐn , shì sú fāng jīn zì zú xi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一别都门已经五年了,剧谈之间,精壮的容颜依然不减。
我已经厌倦了居住在巴蜀千山之间,决心在荆河畔拥有十顷的田地。
年老之后,功名利禄不再是我追求的目标,我宁愿闲居自在,专心于诗文创作。
在黄州,没有什么大事情可做,只好消遣自己喝酒,如今世俗的价值观已经发生变化,自以为足够聪明的人也感到满足了。



总结:

诗人离别都门已有五年,但时光未能抹去他的精神风貌。他已对富贵权势感到厌倦,决定远离巴蜀之地,来到荆河畔拥有自己的一片田地。年老之后,他不再追求功名,而是专心于诗文创作。在黄州,他找不到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可做,只能喝酒消闲,觉得现在的世俗观念已经让人足够满足了。

赏析:这首诗是苏辙送别黄州中通判任师的作品。诗中表现了苏辙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首节描述了离别已有五年,友人仍然保持着精神奕奕的状态,剧谈不减,这句中的"剧谈精壮故依然"表现了友人的才情和活力。
第二节中,诗人提到自己对巴蜀的居住感到厌倦,决定搬到荆河畔的十顷田地居住,这种生活态度表现了诗人的豁达和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
第三节中,诗人表示自己不再追求功名,年老之后不再有意谋求官职,而是专心于诗文创作,"身闲诗笔更能专"表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投入。
最后一节中,诗人建议友人在黄州无事时,可以闲暇时饮酒消遣,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认为世俗的生活足以满足智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

送陈子云通判 其一 (sòng chén zǐ yún tōng pàn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叶适

周子也复可怜人,忧民忧世语转新。
每妬吾州何巨福,通判乃得陈子云。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送王希赴任衢州判官 (sòng wáng xī fù rèn qú zhōu pàn guān)

朝代:宋    作者: 魏野

秋江四十有余程,称作红莲泛去清。
从阙到州堪羡处,船中坐卧看山行。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送太平州张府判钞库官还任 (sòng tài píng zhōu zhāng fǔ pàn chāo kù guān huán rèn)

朝代:宋    作者: 方回

判州垂阔步,筦库忽斜飞。
谈笑胸无物,精神眼有威。
将门生贵种,诗域悟玄机。
捉月江头路,吟鞍几醉归。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某顷知黄州墨卿为州司录今八年矣邂逅临川送别二首 其一 (mǒu qǐng zhī huáng zhōu mò qīng wèi zhōu sī lù jīn bā nián yǐ xiè hòu lín chuān sòng bié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韩驹

自罢黄州守,殊方任转流。
宁论九年谪,已判一生休。
此士真材杰,诸公定挽留。
傥归存老病,车骑拥西畴。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sòng xiè shī hòu tài bó tōng pàn fén zhōu)

朝代:宋    作者: 梅尧臣

频官吴越馆粳稻,况住南阳多水田。
北登太行入汾曲,正获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送向综国博通判桂州 (sòng xiàng zōng guó bó tōng pàn guì zhōu)

朝代:宋    作者: 范仲淹

通籍三公後,监州五岭深。
欲知明主意,将慰远人心。
岁计多藏药,舟行不废琴。
归书清白最,宁问槖中金。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送任汲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sòng rèn jí tōng pàn huáng zhōu jiān jì qí xiōng zī)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吾州之豪任公子,少年盛壮日千里。
无媒自进谁识之,有才不用今老矣。
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
黄州小郡夹溪谷,茅屋数家依竹苇。
知命无忧子何病,见贤不荐谁当耻。
平泉老令更可悲,六十青衫贫欲死。
桐乡遗老至今泣,颍川大姓谁能箠。
因君寄声问消息,莫对黄鹞矜爪觜。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送黄殿丞通判润州 (sòng huáng diàn chéng tōng pàn rùn zhōu)

朝代:宋    作者: 梅尧臣

前年江州飞火龙,楼殿化尽山将熔。
今闻榱栋复华壮,大阁渠渠出波上。
南徐别乘简且闲,下马岸傍呼画舫。
永日江风不畏人,檝师猱狞欺白浪。
衣上京尘莫厌多,斗擞中流云在望。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动物

送勾谌太丞通判颍州 (sòng gōu chén tài chéng tōng pàn yǐng zhōu)

朝代:宋    作者: 梅尧臣

颍川倒湾流,栏船曲转鈎。
吏迎如太守,民望亚诸侯。
芳圃深通野,寒湖半抱州。
前贤多旧迹,佳咏听君留。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送晁秘丞通判雄州 (sòng cháo mì chéng tōng pàn xióng zhōu)

朝代:宋    作者: 司马光

少傅名德重,蔚然人物师。
群孙满丹穴,嘉瑞尽长离。
勿叹毛羽短,已惊文采奇。
勉哉勤志业,余庆未应衰。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