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fàn cái dà shī guī tiān tāi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宋庠 (sòng xiáng)

飞锡眷瑶琴,行行望海阴。
香花上都供,猿鸟故岩心。
午鉢凝斋剂,晨舟载梵音。
庭柯旧桂子,依约半春林。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fēi xī juàn yáo qín , xíng xíng wàng hǎi yīn 。
xiāng huā shàng dōu gòng , yuán niǎo gù yán xīn 。
wǔ bō níng zhāi jì , chén zhōu zǎi fàn yīn 。
tíng kē jiù guì zǐ , yī yuē bàn chūn lín 。

送梵才大師歸天台

—— 宋庠

飛錫眷瑶琴,行行望海陰。
香花上都供,猿鳥故巖心。
午鉢凝齋劑,晨舟載梵音。
庭柯舊桂子,依約半春林。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fēi xī juàn yáo qín , xíng xíng wàng hǎi yīn 。
xiāng huā shàng dōu gòng , yuán niǎo gù yán xīn 。
wǔ bō níng zhāi jì , chén zhōu zǎi fàn yīn 。
tíng kē jiù guì zǐ , yī yuē bàn chūn lí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飞锡眷瑶琴,行行望海阴。
拿着锡杖,带着我心爱的瑶琴,我徜徉在海边的阴凉之处。


香花上都供,猿鸟故岩心。
我将香花献上,供奉于都城之上,猿猴和鸟儿常驻在那座山峰之中。


午鉢凝斋剂,晨舟载梵音。
中午时分,我凝思片刻,慢慢品味着清净的素斋。清晨的船只承载着梵音荡漾而来。


庭柯旧桂子,依约半春林。
庭院里的柯树早已年老,但桂子仍然挂满枝头。按照约定,我来到这片林地已经过去了半个春天。




总结:

诗人手持锡杖,拥有一把瑶琴,行走在海边的阴凉之处。他将香花供奉于都城之上,常有猿猴和鸟儿在山峰间往来。在中午,他静思片刻,细细品味素斋的清净。清晨的船只传来悠扬的梵音。庭院里的柯树虽然已经年老,但桂子仍然茂盛。诗人按照约定来到这片林地已经半个春天了。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清静寂寥的修行生活为主题,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相融合的宁静与满足。

赏析:这首《送梵才大师归天台》是宋代文学家宋庠的作品,以豪放的笔调赞颂了大师归隐的境界。诗人运用意境和对自然的描述,传达了对大师的敬仰之情。
首句“飞锡眷瑶琴,行行望海阴。”意境深远,通过“飞锡”和“瑶琴”表现了大师的高风亮节,行行望海阴则暗示了大师归隐的背景。
第二句“香花上都供,猿鸟故岩心。”表现了大师的高尚品德,他的修行受到了自然界的景仰,猿鸟如故岩心,可见大师的影响力。
第三句“午鉢凝斋剂,晨舟载梵音。”描绘了大师的日常修行,午时凝斋剂,晨间乘舟传播佛法,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最后一句“庭柯旧桂子,依约半春林。”则通过庭柯和桂子的意象,展示了大师在隐居中与自然相融的生活,充满了宁静和诗意。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 12 首名为《送梵才大师归天台》的诗:

本文作者宋庠介绍:🔈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後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後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历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谥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 查看更多>>

宋庠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