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 cí huáng hòu wǎn cí qí yī
钦慈皇后挽辞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黄裳 (huáng shang)

梦中怀日有谁知,莫恨真人下降迟。
会合裕陵同祔处,因缘潜邸独飞时。
九霄重引真仙仗,四海初传大母仪。
怅望凤台山下去,东郊无计上金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mèng zhōng huái rì yǒu shuí zhī , mò hèn zhēn rén xià jiàng chí 。
huì hé yù líng tóng fù chù , yīn yuán qián dǐ dú fēi shí 。
jiǔ xiāo chóng yǐn zhēn xiān zhàng , sì hǎi chū chuán dà mǔ yí 。
chàng wàng fèng tái shān xià qù , dōng jiāo wú jì shàng jīn zh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梦中怀日有谁知,莫恨真人下降迟。
会合裕陵同祔处,因缘潜邸独飞时。
九霄重引真仙仗,四海初传大母仪。
怅望凤台山下去,东郊无计上金巵。
全文总结:诗人在梦中思念着日子的流逝,但谁能理解他内心的情感?他劝告自己不要怨恨真人(可能指仙人或神明)降临人间的时间拖延。他期盼与裕陵相会,一同祭祀处,但因缘际会,他最终还是独自飞行。九霄重新招引真仙降临,四海传扬大母的仪式。诗人怅然凝望着凤台山下的去处,却无计可上东郊的金巵(可能指神仙之地)。

赏析:这首诗是黄裳为钦慈皇后所作的挽辞之一,表达了对皇后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她在仙界的仪式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一些玄妙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以下是赏析:
在第一句中,诗人以“梦中怀日”来表现自己对皇后的思念之深,这里的“梦中”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意象,更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情感,暗示了皇后已不在人世。
接着,诗人劝人不要怨恨皇后的离去,因为她是真仙,下降迟了只是因为有重要的使命。这种坚定的态度表现出对皇后的崇敬。
第二句中的“会合裕陵同祔处”描绘了皇后在仙界与先帝会合的场景,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景,表达了对皇后的祝愿和期望。
第三句中,诗人提到皇后在仙界的影响力,她被重引九霄,传扬大母仪,这是对皇后卓越地位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皇后在仙界的卓越地位。
最后两句以“怅望凤台山下去,东郊无计上金巵”结束,表达了诗人对皇后的无法挽留之情。凤台山下,象征皇后的离去,东郊的金巵则是仙界的象征,诗人无法上去,意味着他无法再与皇后相见。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黄裳写的《钦慈皇后挽辞》系列:

本文作者黄裳介绍:🔈

黄裳(一○四三~一一二九),字冕仲,号演山,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历越州签判。哲宗元佑四年(一○八九)爲校书郎,六年转集贤校理(《续资治通监长编》卷四二五、四五八),後知颍昌府。绍圣二年(一○九五)爲太常少卿,权尚书礼部侍郎(《宋会要辑稿》礼三之二五、二○之九)。徽宗崇宁初知青州。五年(一一○六),由知郓州落职提举杭州洞霄宫(同上书职官六八之一二)。政和四年(一一一四),知福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致仕,次年卒,年八十七。谥忠文。有《演山先生文集》六十卷。事见《演山先生文集》附录《黄公神道碑》。黄裳诗,以安乐堂、明善堂递藏清抄本《演山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北京... 查看更多>>

黄裳的诗:

黄裳的词:

  • 桂枝香

    人烟一簇。正寄演,客飞升,翠微麓。楼...

  • 桂枝香

    插云翠壁。为送目,入遥空,见山色。金...

  • 新荷叶

    落日衔山,行云载雨俄鸣。一顷新荷,坐...

  • 渔家傲

    多幸春来云雨少。且教月与花相照。清色...

  • 渔家傲

    汗漫金华寒委地。火云散尽奇峰势。纨扇...

  • 渔家傲

    人在月中宵汉远。仙槎乘得秋风便。寒信...

  • 渔家傲

    三月秋光今夜半。一年人爱今回满。莫放...

  • 渔家傲

    风入金波凝不住。玉楼间倚谁飞举。霜艳...

  • 渔家傲

    方令庚生初皎皎。珠帘钩上华堂晓。十二...

  • 渔家傲

    已送清歌归去後。东南楼上人声悄。冷落...

  • 黄裳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