ǒu shū
偶书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方回 (fāng huí)

忽明诗眼一萤飞,夜读楼头暑暂微。
多醉少醒忘世故,易消难长察天机。
郭中令考书廛隠,公冶长篇过古稀。
正尔山林可投老,果何所恋不思归。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hū míng shī yǎn yī yíng fēi , yè dú lóu tóu shǔ zàn wēi 。
duō zuì shǎo xǐng wàng shì gù , yì xiāo nán cháng chá tiān jī 。
guō zhōng lìng kǎo shū chán yǐn , gōng yě cháng piān guò gǔ xī 。
zhèng ěr shān lín kě tóu lǎo , guǒ hé suǒ liàn bù sī gu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忽然明亮的诗眼如同一只萤火虫飞动,我在夜晚阅读时,站在楼头,微微感受到夏日的炎热。
多次陷入醉态,醒来的次数很少,忘却了世俗的纷扰。欢乐容易消散,艰难保持,难以洞察天地的机变。
郭中令在书斋中钻研书卷,而廛隐在一旁;公冶长篇文章已经超过了古稀之年。
如此景象正好适合在山林中安享晚年,但实际上,他们内心又恋恋不舍,不愿意思虑归家。

总结:

诗人在夜晚读书,观察到萤火虫飞动的景象,勾起了他对人生和境遇的思考。诗中描绘了欢乐和困惑的对比,强调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通过郭中令和公冶长篇的例子,诗人表达了对于知识的追求和人生历程的感慨。最后,诗人通过山林和思归的意象,表达了对于逃离尘世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 51 首名为《偶书》的诗:

本文作者方回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後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佑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後仍旧任。前後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 查看更多>>

方回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