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ú líng yuè fǔ shí shǒu qí liù
庐陵乐府十首 其六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郭祥正 (guō xiáng zhèng)

庭下幽花羃寒雾,金鸭冷烟无一缕。
从君别妾驾红鸾,望断三山无觅处。
平时曲调休重举,长袖空垂不成舞。
醒眼牵愁送春去,独立残阳与谁语。

○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tíng xià yōu huā mì hán wù , jīn yā lěng yān wú yī lǚ 。
cóng jūn bié qiè jià hóng luán , wàng duàn sān shān wú mì chù 。
píng shí qǔ diào xiū chóng jǔ , cháng xiù kōng chuí bù chéng wǔ 。
xǐng yǎn qiān chóu sòng chūn qù , dú lì cán yáng yǔ shuí yǔ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庭下的幽花在寒雾中显得稀少,金鸭在冷烟中也找不到一丝踪影。从你离别后,我驾着红鸾凤望着遥远的三座山峰,却找不到你的踪迹。平日里的欢乐曲调再也不想重唱,长袖空空垂下,无法成舞。清醒的眼眸牵挂着忧愁,送走了春天,独自站在残阳下,不知向谁述说心中的情感。

全文描述了一位女子因思念别离的爱人而感叹的心情。庭院里的花朵被寒雾笼罩,寓意着她内心的孤寂。金鸭冷冷清清,无一缕烟雾,象征着她爱人离去后留下的空虚。她在离别时望着远方,但无法找到爱人的踪迹。曾经的欢乐与舞蹈如今都成为了回忆,她再也不愿重提。她心中忧愁不断,送走了春天,独自站在残阳下,不知道能向谁倾诉心中的哀伤。全文透露着浓浓的离愁与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古诗《庐陵乐府十首 其六》是郭祥正创作的,以典型的乐府风格表达了离愁别绪、凄凉孤寂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庭下幽花和冷烟中的金鸭,给人一幅寒冷、幽静的画面。这里的花与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冷淡,为后文的别离打下了情感基调。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与君的别离,以及别后的追寻。红鸾、三山都是传统的文学意象,红鸾代表着爱情和幸福,而三山则可能指向了远方,代表着追寻的方向。然而,望断无觅处,增加了别离的苦涩。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表达了平时的心情。曲调休重举,长袖空垂不成舞,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落寞和无奈,舞台上的舞蹈已失去了往日的欢愉,只剩下了空虚。
最后,诗人在残阳下醒来,独自立于寂寥之地,与谁语,语中满是愁绪。这个结尾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离愁别绪。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郭祥正写的《庐陵乐府十首》系列:

本文作者郭祥正介绍:🔈

郭祥正(一○三五~一一一三)(生年据本集卷二○《癸酉除夜呈邻舍刘秀才》“六十明朝是”推算),字功父(甫),自号醉吟居士,谢公山人、漳南浪士,当涂(今属安徽)人。据本集推知,约举仁宗皇佑五年(一○五三)进士,爲德化尉。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权邵州防御判官。六年,爲太子中舍,与江东路家便差遣,爲桐城令。後任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未几弃官隐姑孰青山。元丰四年(一○八一)前後,通判汀州。五年,摄守漳州。七年,因事勒停。哲宗元佑三年(一○八八),起知端州。四年,致仕。卒年七十九(明嘉靖《太平府志》卷六)。祥正诗格俊逸似李白,同时人梅尧臣誉之爲“真太白後身”。有《青山集》三十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郭... 查看更多>>

郭祥正的诗:

郭祥正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