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ǔ zǐ yù láng zhōng wǎn cí èr shǒu qí yī
柳子玉郎中挽词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晚岁抽身尘土中,灊山仍乞古仙宫。
羞将白发随冯叟,欲就丹砂继葛洪。
龙虎未能留物化,芭蕉久已悟身空。
骚人欲作招魂赋,蝉蜕疑非世俗同。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wǎn suì chōu shēn chén tǔ zhōng , qián shān réng qǐ gǔ xiān gōng 。
xiū jiāng bái fà suí féng sǒu , yù jiù dān shā jì gě hóng 。
lóng hǔ wèi néng liú wù huà , bā jiāo jiǔ yǐ wù shēn kōng 。
sāo rén yù zuò zhāo hún fù , chán tuì yí fēi shì sú tóng 。

动物

柳子玉郎中挽詞二首 其一

—— 蘇轍

晚歲抽身塵土中,灊山仍乞古仙宮。
羞將白髮隨馮叟,欲就丹砂繼葛洪。
龍虎未能留物化,芭蕉久已悟身空。
騷人欲作招魂賦,蟬蛻疑非世俗同。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wǎn suì chōu shēn chén tǔ zhōng , qián shān réng qǐ gǔ xiān gōng 。
xiū jiāng bái fà suí féng sǒu , yù jiù dān shā jì gě hóng 。
lóng hǔ wèi néng liú wù huà , bā jiāo jiǔ yǐ wù shēn kōng 。
sāo rén yù zuò zhāo hún fù , chán tuì yí fēi shì sú tó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晚年退隐尘土之中,灊山依旧向古代仙宫乞求入住之处。
惭愧地随着白发与冯叟离去,渴望踏上寻找丹砂、继承葛洪仙道的旅途。
龙和虎未能留下形体以达到物质变化,而芭蕉久已领悟身体的空无。
有才情之人欲撰写一篇招魂的赋文,蝉蜕的变化让人怀疑它并非属于世俗的同类。

全诗概述:本诗描绘了晚年隐居的生活状态。诗人退隐尘世,但仍怀念古代仙境。他羞愧地随着白发和老朋友冯叟离去,渴望寻找丹砂继承仙道。诗中提到龙和虎无法通过物质变化留存形体,而芭蕉已经领悟了身体的虚空。诗人想写一篇招魂的赋文,但蝉蜕的变化使他怀疑它是否属于世俗的同类。整首诗以隐居、仙境和超脱尘世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仙道的向往和对世俗现实的疑惑。

赏析:这首诗是苏辙的《柳子玉郎中挽词二首》之一,表现了诗人晚年追求仙道的志向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以灊山、冯叟、葛洪、龙虎、芭蕉等仙人和神秘元素为意象,通过对这些象征性的形象进行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追求仙境的向往之情。
首先,诗人自称“晚岁抽身尘土中”,表达了他在晚年对尘世的疏离感和对仙境的渴望。灊山是道家传说中的仙山,代表着仙人的居所,而冯叟和葛洪都是古代仙道学者,诗中提及他们,暗示诗人希望追随他们的足迹。
诗中还提到白发和龙虎,白发象征着时光流逝,而龙虎则代表着神秘的力量。诗人表示“龙虎未能留物化”,暗示他还未能达到仙化的境界,但仍然在不断追求。
最后两句中,芭蕉被用来对比,表示芭蕉早已悟透了生命的空虚和虚幻。诗人以“招魂赋”和“蝉蜕”来形容自己的文学创作,暗示他的诗歌旨在唤起人们对于灵魂和永恒的思考,不同于世俗的作品。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柳子玉郎中挽词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