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ǐ chéng zhī dài zhì wǎn cí èr shǒu qí yī
李诚之待制挽词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辙 (sū zhé)

脱遗章句事经纶,满腹龙蛇自屈伸。
南驾威声传绝域,西征旧恨失奸臣。
空留谏疏惊颓靡,终托诗词话苦辛。
直气如云未应尽,一双嗣子亦骐驎。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tuō yí zhāng jù shì jīng lún , mǎn fù lóng shé zì qū shēn 。
nán jià wēi shēng chuán jué yù , xī zhēng jiù hèn shī jiān chén 。
kōng liú jiàn shū jīng tuí mí , zhōng tuō shī cí huà kǔ xīn 。
zhí qì rú yún wèi yìng jìn , yī shuāng sì zǐ yì qí lín 。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脱去那些遗弃的文字和句子,叙述事物的经纶。满腹心中的龙蛇自由地伸展。
南方的驾车威声传遍绝域,西征之路上,旧时的仇恨消失了奸臣的烙印。
虽然只留下谏疏,但也惊动了颓废的朝政。终究要依靠诗词来诉说辛苦和苦难。
直率的气质像云一样永远未能消尽,同样的直率传给儿孙,他们也是出色的骐驎。

全诗简述: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坚持真理、直言不讳的气节,以及对历史往事的回顾与反思。他脱去陈旧的章句,弘扬正义的经纶。南征西讨虽历尽艰险,却摒弃旧日怨恨。他以谏疏警醒朝政,借诗词抒发自己的辛苦与苦难。作者的直率气质犹如云一般永不消尽,并将这份直率传承给后代,他们同样出众。

这首诗《李诚之待制挽词二首 其一》是苏辙创作的,它表达了诗人对李诚之的赞美和思考。以下是赏析:
这首诗以古代士人李诚之为题材,旨在传颂他的才学和忠诚。首先,诗中提到“脱遗章句事经纶”,表明李诚之在文学和政治上都有卓越的表现,他以清廉的品性和卓越的才能脱颖而出。
接着,诗人提到“南驾威声传绝域,西征旧恨失奸臣”,这句话强调了李诚之在南征和西征中所展现出的英勇和忠诚。他为国家的威严而奔赴远方,旧日的仇恨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洗清。
诗人还写到“空留谏疏惊颓靡,终托诗词话苦辛”,这里反映了李诚之一生不畏强权,积极进谏,为国家的安宁默默贡献。他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记录自己的苦辛和坚守。
最后,诗中提到“直气如云未应尽,一双嗣子亦骐驎”,这是对李诚之家庭的赞颂,他的正直品德和儿子们的才华将延续下去,象征着家族的兴旺。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辙写的《李诚之待制挽词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 查看更多>>

苏辙的诗:

苏辙的词:

相关诗词: